雖說早睡早起身體好,但今天的全球趨勢卻是愈夜愈精采,很多人變成「貓頭鷹族」。市場調查機構「AC尼爾森」(ACNielsen)去年十月,調查了全球二十八個國家及地區共一萬四千一百人的睡眠習慣,結果發現澳洲人最愛睡,日本人最不貪睡,全球有三成七人是「貓頭鷹族」,最晚睡覺的「貓頭鷹族」,台灣人和香港人都榜上有名。
根據這項調查,全球約有三成七人是「貓頭鷹族」,即是過了午夜後才會睡覺。亞洲人又比歐美人士更多「貓頭鷹族」,亞洲有四成人,美國僅三成四,歐洲是三成二。全球五大「貓頭鷹族」排名榜中,就有三個國家和地區在亞洲。若以午夜後睡覺計算,葡萄牙有七成五人是「貓頭鷹族」,排名居榜首。但若以過了凌晨一時睡覺計算,台灣有三成五人,香港有三成人,分別居第一和第二名。
「AC尼爾森」亞太區首席市場主任本特松說:「有迹象顯示全人類愈來愈晚才睡覺,譬如有愈來愈多二十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店、永無休息的互聯網世界等。」
全球的主要「貓頭鷹族」群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但在亞太區則以三十多歲的人為主。
亞洲人睡得遲,卻起得早。調查發現,九成一印尼人於早上七時前已經起床,因此印尼可說是「早起國」,緊隨其後是越南人和菲律賓人。至於最遲才起床的人,又要數最遲才睡的台灣人,有兩成六人早上九時後才起床;香港亦有一成三人。
哪些人最貪睡?要算澳洲人和新西蘭人。三成一澳洲人和兩成八新西蘭人,平均每晚要睡覺超過九小時。
日本人睡得最少,有四成一人平均每晚只有六小時或以下睡眠。最早起床的印尼人,僅三成八人睡得那麼少。
本特松說:「由於現今的人要同時應付工作和家庭,社會正逐漸適應一天中有更長的『清醒』時間。以往提倡每晚要有八小時或是要早睡的觀念早已成為過去。人們逐漸習慣睡少些,生理時鐘亦隨之作出相應調節。」
AC尼爾森網站/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