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海鮮業聯合總會昨日在報章刊登聲明,表示過去業界一直「遭酒樓以不良經營手法欺壓」,包括大至被迫購買粉絲充當魚翅的近萬元酒席,小至負擔酒樓開張廣告花牌等支出。
該會主席李彩華稱,逾五成會員身受其害,部份更因此結業,忍無可忍下業界惟有發表公開聲明,要求代表飲食界的立法會議員正視問題,以及呼籲業界杯葛無良酒樓。 記者:蔡朗清
該份署名香港海鮮業聯合總會、名為「不平則鳴」的聲明指出,零售及批發供應商過去數年受到酒樓業界很多「不良經營手法」的欺壓,酒樓每年趁淡季,迫使零售及批發業界以高昂價錢(約七千至八千元)購買酒席,換來只是價值二千至三千元的酒席。
聲明又稱,酒樓將新張誌慶的各樣支出如廣告花牌等,強加在零售及批發供應商身上;又強行以貨款折扣,或用飲食代用券等代替貨款;甚至把酒樓結業,再改頭換面重新開張,令零售及批發業界血本無歸。
聲明又要求飲食界、零售及批發界的立法會議員就事件作公開討論,以及回應如何正視「不公平貿易」的存在。
代表約一百名會員的香港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昨日稱,業界忍無可忍才刊登公開聲明,現約有三分之一的酒樓用不良手法欺壓供應商,該會逾半會員身受其害,「會員已經交晒貨畀啲酒樓,如果唔就範佢哋就拖住條數。」他呼籲業界點名公開有關酒樓,群起予以杯葛。
代表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說,有關指摘以偏概全,有問題食肆只屬個別事件,供應商可拒絕向該等食肆供貨,甚至聯絡會員抵制及循民事索償。
本身也是經營酒樓的現代管理(飲食)專業協會會長胡珠稱,該會迄今未接獲供應商有關的投訴;他認為「受害供應商應公開點出害群之馬,唔使影響成行嘅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