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需要管轄18個國家業務的管理人員,如何可以有效地管治各區呢?富士施樂打印業務亞太區董事總經理JamesHenderson認為,過往5年資訊科技的發達,對管理跨國業務固然幫助很大;但恰當的管治策略亦不可或缺,他在訪問中便公開了4招絕技與眾分享。
要管理好眾多國家業務,Henderson認為首要聘請當地人士管理當地業務,這樣更易造就出色的領導者;其次,董事局成員必須國際化,例如富士施樂打印業務的亞太區董事局,成員分別來自14個國家,當中沒有一個單一獨大的國籍組合,有利刺激思維,令董事局更具創意;第三,會將表現出色的地區業務運作經營模式,引入其他地區市場,例如,他欣賞香港和內地的高效率,可以迅速回應市場需求,值得其他地區效法。
最後,就是要將公司的管治理念,落實到每個市場。Henderson認為高質素的管理人才,應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這樣才可以有效將總部的意念落實執行;另外,科技發達,透過電郵和流動電話,他可以一星期7天跟各地區市場負責同事溝通,跟進發展形勢,確保公司管治文化能達到統一標準。
同樣,他指出過去5年資訊科技迅速發展,亦有助不同市場對產品需求差距縮窄,加快商業市場一體化;另一方面,資訊發達,市場訊息亦普及化,他說企業要成功突圍而出,視乎如何應用所得的資訊,藉此增值。
不過,他亦認同人才是公司成功的主要因素,他發掘人才主要透過兩個途徑:一是在市場尋找有良好業績紀錄的人士;另一途徑是內部晉升,不斷給予下屬更高的挑戰和責任,能勝任者便可上位。
過去1年,富士施樂業務重組成效顯著,業績增長1倍,這跟Henderson喜歡走到前線「落手落腳」做事有密切關係。
他說公司以往只以直銷形式在各地市場經營業務,但重整後,他引入了代理銷售渠道,生意因此大增。
為了跟各區代理打好關係,作為區域董事總經理,他不惜親上戰場,為當地代理公司的前線員工舉行工作坊,親自解說產品性能,「連對方員工亦認為咁係好罕有」。他認為,這樣做可以反映出富士施樂跟對方合作的誠意,對方的銷售員就等同自己公司的銷售員。
部份圖片由被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