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洲國際(048)宣布,斥資3.72億元收購Salamander歐洲業務、其德國存貨及資產,及Salamander商標的全球權利。Salamander為德國註冊公司,以本身品牌銷售皮鞋及相關產品。聯洲認為,收購有助提升該公司於皮革業務的優勢,擴充其亞太及歐洲市場。
▲南京熊貓電子(553)發表聲明澄清,否認旗下南京熊貓移動通信設備股東馬志平被捕,指他至今仍然在熊貓移動擔任董事職務,惟承認對熊貓移動的公司架構作出改革。至於馬志平旗下兩間公司合共結欠公司總數逾14億元人民幣款項,至今對有關款項處理仍未有結論。
▲證監會前日向政府提交意見書,支持將主要的上市規則列入法例,但建議提高證監可判處的最高罰款額,由政府建議的500萬元提高至1000萬元,與《證券及期貨條例》賦予對持牌人的罰款權力一致,而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的最高罰款亦應由建議的800萬元改為不設上限,令證監及審裁處能有效處理違規個案。
▲內地民企西洋集團董事長周福仁對路透社表示,擬將旗下肥料資產分拆,成立西洋肥業股份公司,爭取年內赴港上市,計劃集資8億至10億元人民幣。西洋集團業務還有耐火材料、鋼鐵、鋁業及煤化,集團總資產達60億元,去年實現銷售收入逾70億元,實現利潤8億元。
▲華電國際(1071)董事長賀恭在北京透露,母公司華電集團計劃在未來一兩年內將總裝機容量820萬千瓦的7個發電項目資產注入,包括6個火電及1個水電項目。他預計,該公司今年發電量473億千瓦時,較去年增加24.8%。
▲大唐國際(991)董事長翟若愚表示,預計今年發電量將增長15%,增幅高於全國同業平均的10-12%水平,而今年新投產機組將達200萬千瓦。至於煤電聯動的具體政策,他預計今年內出台,但未有透露具體加價幅度。該公司又考慮發展再生能源,包括風力發電。
▲華潤電力(836)宣布,05年首兩個月的總售電量達600.7萬兆瓦時,較04年同期增加42.75%。單計2月份的售電量達261.96萬兆瓦,較04年同期增加8.02%。
▲北京控股(392)旗下燕京啤酒董事長李福成表示,由於大麥、煤炭及運輸成本上漲,令公司去年盈利減少1.65億元人民幣,雖然原料成本上升,公司去年純利仍錄得2.7億元人民幣,增長12%,料今年產量可突破300萬噸。燕啤在北京市場佔有率仍達90%。
▲王氏港建(532)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忠桐預期,可於今年中將台灣業務台灣港建,獨立於台灣當地上市。他估計上市後公司於台灣港建的持股量,會由原本的77%減少至約70%,並會因分拆而錄得特殊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