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學者憂酌量權過大

台學者憂酌量權過大

對於全國人大昨日開始審議的《反分裂國家法》,台灣學者認為,該法案給予北京領導人太大的酌量權,同時又忽視台灣作為一個政治實體的事實,法案必將為兩岸的關係帶來負面影響。
台灣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所長黃介正昨指出,大陸制訂《反分裂法》,明顯是針對台灣當局與台灣民眾,將兩者切割,這已嚴重傷害台灣人民的感情,因為大陸的導彈不會區分顏色,屆時不論政治立場為何,都會受害。

鎖定一國兩制框架內
黃介正強調,「反分裂法」完全否定台灣作為一個政治實體的事實,將台灣問題「安全鎖定在『一國兩制』的框架內」,忽視台灣民意趨向,極為不妥。對於「非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的三項條件,他認為北京此舉是為掌握政策的主動權,給予自己彈性,不過這種方式卻給予北京領導人「太大的酌量權」,恐怕會引起國際社會的質疑和關注。
台灣《中國時報》香港辦事處主任鄭漢良稱,《反分裂法》並無新意,只是將領導人所說的對台原則,訂為法律。不過,鄭漢良同時強調,這項法案肯定對兩岸關係有負面的影響。他認為,法案的條文太過原則性,對台獨行動不會產生抑止的作用。本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則估計,短期內台獨的行動可能有所收斂,台灣的政府會對民眾宣傳,強化北京對台灣的敵意,兩岸氣氛一定不會好。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