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北上購物已不是新鮮事,但原來不少巿民付鈔的同時也滿腹牢騷。城市大學的調查顯示,港人在深圳購物的滿意程度,連續第三年都是在各類消費項目中最低。有經常到深圳購物的市民說,曾在內地受騙,到深圳購物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
有本港市民說,曾在深圳購買床單,結果返港後拆開才發現布上有水迹。另有到深圳消費的港人說,曾試過在深圳購買金錢龜,其後赫然發現不知甚麼時候買得的金錢龜已變成芋頭。深圳羅湖區的消費者委員會承認,深圳存在不同的消費陷阱,提醒港人購物時留意,有需要時可向內地消委會投訴。
城大管理科學系副教授曹國輝解釋,消費者對深圳購物的評分持續低落,主因是當地消費品的實際表現,低於消費者的事前期望,「佢哋嘅價格唔係真係咁合理、咁平,其實香港嘅消費品重有一定吸引力。」深圳購物的滿意指數持續低於六十分,數年來只有輕微提升,由○二年只得五十四點九分,升至前年五十五點四分,去年則增至五十七點一分。
另外,消費者委員會副總幹事劉燕卿補充,去年接獲七千七百多宗有關網絡服務供應商的投訴,約佔總投訴三分之一。曹國輝指,由於巿民對網絡服務供應商期望低,加上前年得分低,今年仍能成為升幅較大的產品之一。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