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優先證券屬中庸產品

理財智慧:優先證券屬中庸產品

股票投資的回報較債券高,但是風險亦高;相反,債券的回報較低,但亦較穩定。所以有不少基金都是同時購入這2種投資物品,然後集兩者的優點,組成基金。如果股票及債券的比例差不多,例如「四、六」至「六、四」之比,通常可叫做「平衡基金」(BalanceFunds)。如果是香港的強積金,通常會稱之為「人生階段基金」(LifestyleFunds),只不過人生階段基金的股票債券比例較有彈性。

性質不同優先股
如果嫌股票成份高的基金風險較高,不適合自己,但又覺得債券基金的回報太低,失去了資本增值的功能的話,究竟市場有沒有特性介乎兩者之間的產品?
答案是近年流行的「優先證券」(PrefercdSeurities)基金。
所謂「優先證券」,是一種介乎債券與股票之間的產品,通常人們會把它誤解為優先股,但實質上它不是。
普通股的特性,是公司不一定要派息,除非公司有盈利,又有足夠現金流之時,才會有息派。因此,股票投資通常不是在乎股息回報是多少,反而會着眼股價升值所帶來的回報。
而傳統上,優先股是另外一種產品。它的回報是固定的,優先股上印有每年派息的息率,而派息權益亦有分為「可累積」及「不可累積」。如果公司有盈利,公司便有責任按優先股上的息率派息;如果公司虧損,可累積股息的優先股便可暫時儲起應該收到的股息,待公司盈利改善之時,再一併派發;但不可累積股息的優先股便沒有此權利。但在香港,優先股並不普遍,因它的特性及股價計算方式也極像公司債券,因此現今的企業在融資之時,多只發行普通股及債券,而不發優先股。優先證券的性質與優先股相像,屬於股票與債券之間的特別產品。至於有關優先證券投資特性,明天再續。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