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控股(002)正在洽購澳洲另一項供電業務,有待完成,管理層表示期望今年非本港業務的貢獻佔總盈利的比重,由去年的20%提升至33%,若能實現,非本港業務增幅甚大。
去年中電盈利86.14億元,增12.1%,每股盈利3.58元,首三期中期息共1.35元,末期息73仙,全年股息2.08仙,增10.6%,另將物業收益作為特別息分派,每股15仙,上年為10仙。
經管制法則調整後,本港供電業務盈利67.88億元,增8.1%,是繼續增加投資的效果,煤價及運費雖升,中電的供電業務仍有好表現,超過准許利潤水平。
非本港業務的貢獻為16.71億元,增4.4%,約佔總盈利20%,包括售電內地貢獻增9.7%,內地核電及抽水蓄能貢獻減4.7%,原因是核電廠一個機組曾停產兩個月,內地其他電力項目貢獻減38%,原因是煤價急升,亞太區電力項目貢獻增16%,其他業務虧損7600萬元,已減40%。
亞太區電力項目的貢獻,表面有增長,實際則減退,原因是去年曾有印度電廠的呆帳收回,台灣電力受煤價及運費影響,有關彌補煤價損失最快於今年收取,澳洲的電價仍在偏低水平,預期今年再作融資安排,去年已加速攤銷融資費用。
中電期望今年非本港業務貢獻增至33%,即使不考慮本港業務的增長,非本港業務增幅至少達1倍,方可佔比重33%,只是非本港業務的增長,已使整體增長達19%,如本港業務再增5%,則總盈利增幅將達26%,是不可思議的升幅。
中電雖只是期望非本港業務比重增至33%,不一定可實現,但既然公開表示,相信也心中有數,例如台灣電廠可獲彌補煤價成本,印度購電協議順利實施,可能有部份款項收回,泰國一項電力項目商議出售,現又洽購澳洲另一項供電業務,可能增闢收益來源,但因涉及壟斷,可能將澳洲原有業務部份權益出售,因此,若非本港業務比重突然激增,相信涉及特殊項目。
在本港電力管制計劃將改變聲中,中電大力發展海外業務,可以想像,但欲速不達,有關影響仍難擺脫,股價雖已反映部份該項因素,仍將抑制今年升幅,現價44.40元,PE12.4倍,息率5厘,應以收息為主。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