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婦女節 團體促加強兩性教育<br>七成中學生不脫「女主內」觀念

趁婦女節 團體促加強兩性教育
七成中學生不脫「女主內」觀念

【本報訊】今日是三八婦女節,女士們應份外開心。但有關注婦女團體指,本港女性仍受社會歧視、偏見及定型,令她們無法擺脫「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未能達致男女平等;團體建議學校及傳媒加強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以提高學生對男女平等觀念。 記者:馮永堅、譚暉

負責調查的和諧之家上月訪問了逾一千六百名中學生,男女生數目相若,以了解他們對兩性看法。調查發現,約七成受訪者認為女性較男性更需要扮演家庭照顧角色,並指若母親外出工作,孩子被疏忽照顧機會較高,反映男女角色定型觀念仍根深柢固。

同工不同酬反映歧視
八成受訪男生認同女性購物時較男性缺乏理性,又認同女性較感情用事,男性則較理性,反映年輕一代的兩性平等意識薄弱,對女性存有偏見。
和諧之家總幹事王鳳儀昨在記者會上稱,過去十年婦女的就業率雖不斷上升,但她們仍要肩負大部份的家務及照顧子女,又受到不同程度歧視,男女仍未完全平等。她指出,港府高層、行政及立法機構中的女性比例仍然偏低,加上部份私人機關出現同工不同酬的情況,顯示社會普遍仍存有歧視女性問題。

港女成就亞太區第六
女性在港未獲「重視」,但她們在亞太區的成就卻有不俗成績。MasterCardInternational以勞動市場參與率、教育水平、出任管理層職位及收入四項原則,比較亞太區十三個地區的女性成就。本港得六十五點一分,名列第六,僅次於泰國、馬來西亞及中國等。
此外,九龍婦女聯會去年九月訪問了五百五十三名年齡介乎三十至五十九歲女性,發現年紀愈輕、教育程度愈高女性的壓力就愈大。聯會指,教育程度愈高的婦女多數要兼顧職業及家務,所以壓力也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