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米奇老鼠。」說的不是迪士尼樂園的米奇老鼠自我介紹的開場白,而是有朝一日我們眼前的真老鼠可能會有跟人類一樣的行為,就像荷李活電影《一家之鼠超力仔》的主角「超力仔」(StuartLittle)那般,除了不會說話,表現得百分百是個人。雖然還很科幻,但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率先要踏出這一步,就是要培育出一隻「人腦鼠」──裝着人腦的老鼠。
培育「人腦鼠」,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培育了出來,你不知當「人腦鼠」是人,抑或依然當做老鼠。科學家對希臘神話中的人獸怪物(chimeras)不會陌生,但在幹細胞研究的高速列車上,他們更着眼於把研究推向未知的未來。要培養出「人腦鼠」的美國史丹福大學科學家,就希望藉着「人腦鼠」找到治療柏金遜症或老人癡呆症的方法。
其實,史丹福的科學家不是第一次培育「人腦鼠」。早在幾年前,史丹福的幹細胞專家韋斯曼,已成功培養出一隻「人腦鼠」,牠的腦袋有百分一人類腦細胞。牛刀小試後,韋斯曼和他的同僚已準備走向研究下一階段──利用來自墮胎胚胎的幹細胞,培育出腦袋百分百由人類腦細胞組成的老鼠。
韋斯曼承認,他的研究似乎「有點令人毛骨悚然」,令人擔心人變鼠鼠變人,但他認為現階段根本無法知道「人腦鼠」出生後是否會出現「人類特徵」,所以不應禁止將有助治療柏金遜或老人癡呆症的這項研究。他強調:「牠們(「人腦鼠」)不會站起來說『你好,我是米奇』,我們的腦袋是十分複雜的。」
韋斯曼的研究也有不少支持者,包括患有柏金遜症的美國影星米高霍士,他曾為電影《一家之鼠超力仔》的主角「超力仔」配音,片中這隻老鼠表現像人一樣,不但會說話,還與人類父母一同居住在紐約。
面對未知的未來,史丹福的道德委員會上周已批准韋斯曼培育百分百的「人腦鼠」,現在只待美國政府當局的批准,但該委員會已經設限防止風險,規定「如果有百分百人腦的老鼠,出現了一些像人類的行為,如記憶力大增或解決問題能力增強」,研究必須立即中止。
有反對這項研究的人指出,雖然「人腦鼠」未必會進化得像人那樣會說話、會兩腳走路,但如果研究出現問題,後果很嚴重,譬如一隻會生產人類精子雄鼠和一隻會生產人類卵子的雌鼠意外交配,雌鼠將可能懷有「人類」胚胎。
要求禁止任何利用人類胚胎製造「新生物」研究的神經學專家切希爾說:「我們一定要確保人類或生物的完整,製造出半人半獸生物的研究會破壞脆弱的生態系統,危害健康和影響生物的完整性。」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