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孕婦懷孕期間下體不正常出血的原因很多,可以是流產或宮外孕,又或是患上葡萄胎。香港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系副教授張雅賢表示,本港一千名孕婦中就有四人會患上葡萄胎,四十歲以上的孕婦更是高危一族。由於有兩成患者在接受治療後,葡萄胎仍然殘留體內,更有機會由子宮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甚至演變成絨毛癌,所以孕婦應注意身體狀況,及早發現葡萄胎,以免讓其發展成致命癌症。 記者:黃秋豪
張雅賢稱,正常卵子受精後,父系及母系的染色體數目應該相同。但當不正常的卵子受精,形成受精卵中只有父系染色體,或父系染色體較母系染色體多出一倍時,就會形成葡萄胎。「粒唔正常嘅受精卵會照植入子宮,女士去做驗孕測試都會呈陽性反應,但其實個胎早就死咗,只係得番胎盤不斷生長。」
她指出,受不正常的受精卵影響,胎盤的主要組成部份妊娠滋養性細胞也會變得不正常,令胎盤變成呈葡萄狀的囊腫,依附在子宮。患者多在懷孕後二至三個月發病,病發時會出現小產情況,包括下體不正常流血,但流血份量則因人而異。
張雅賢又說,二十歲以下或四十歲以上的孕婦是患上葡萄胎的高危人士,其中四十歲以上的孕婦患上葡萄胎機會較普通婦女高五倍。「高齡產婦或者年輕產婦嘅卵子都容易出問體,所以佢哋係高危一族。而且𠵱家女性都傾向遲生育,本來患葡萄胎嘅情況應該愈嚟愈嚴重,但因為𠵱家啲女性亦傾向生少啲,所以本港仍然維持一千個孕婦有四個患病嘅比例。」
及早發現懷有葡萄胎的孕婦可以吸宮手術,將葡萄胎清除。張雅賢說,八成患者可以透過手術控制病情,但有兩成患者在手術後,體內仍然殘留不正常的妊娠滋養性細胞,這些細胞有可能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多數會到肺部,甚至發生癌變的情況,所以這些患者需要繼續接受化療。
至於患上葡萄胎後能否再次生育,她強調,患者只要在患病後一年內不懷孕,接着即可放心懷孕,「我接觸嘅病人入面,好多之後都生番正常嘅胎兒。」即使是那些因葡萄胎殘留體內而需要接受化療的病人。
張雅賢提醒孕婦要多加注意身體狀況,不要忽略一些懷孕期間的徵兆,如當下體出現不正常流血時,就必須向醫生求診,才能及早發現葡萄胎,並進行相關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