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滙市較為平淡,但嚴格而言則美元未有脫離近期的區間,似已進入了整固的階段。我個人認為,短期內美元仍會處於好淡拉鋸的狀態,投資者大可根據圖表上所顯示的技術阻力位和支持位進行高沽低揸,相信贏面不小。
筆者上周曾在此建議大家可以考慮在阻力位前減持美元沽盤,亦是基於美元暫時不會直線下滑的看法,尤其是利淡美元的因素如南韓減持美元儲備已表面上遭否認(實際上我則相信風穴來風,更何況南韓央行在報告中已明確表示了有意增加英鎊和加元在外滙儲備中的比重),相信美元沽盤暫時亦會稍為收斂。
雖然單靠美元貶值,是否足以改善美國龐大的經常帳赤字,市場內仍有爭論,但既然有不少投資界具份量人士或世界級富豪均表態看淡美元,大家亦毋須刻意唱反調,因為龐大的雙赤縱使不會令美元一面倒地直線地下跌,但事件利淡美元而非利好美元,卻是肯定的。既然如此,大家仍可候美元反彈時沽空美元,當中所涉及的風險,必然較逆市買美元為小。
格林斯潘上周出席眾議院時的演詞,亦已道出美國政府必須透過節流來縮窄預算赤字,而人口老化和醫療開支將會成為政府日後的重擔。可見格老亦認為高佔GDP接近5%的預算赤字是不可接受的,這亦將會是美國經濟的一大隱憂。本周美國便會公布1月份貿赤和預算收支,究竟數字會否成為美元進一步受壓的催化劑,仍要視乎赤字有否續見惡化,又或者改善的程度,能否令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改觀而定。
筆者亦早已說過,央行若相繼把外滙儲備多元化,必然是美元的另一隱憂。南韓前周發表的報告,所挑起的震盪,已證實了這類傳言對美元很易構成打擊,令美元易跌難升,美元淡友要利用此類傳言來壓低美元,可謂易如反掌。不過由於美國政府大幅降低了美資機構海外盈利的稅率,估計會有逾千億美元的資金受此因素鼓勵而回流美國,故美元在短期內仍不宜過淡。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