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攸關中東民主發展的十字路口上,敍利亞總統巴沙爾前日(周六)宣布分兩階段撤軍黎巴嫩,先撤軍到黎巴嫩東部的貝卡谷地,之後再撤到敍黎邊地。不過,巴沙爾提出的撤軍方案,未明確定下撤軍時間表,對撤軍態度未明確,美國、法國和以色列同聲指摘,巴沙爾還不肯全面撤軍。
在國際壓力下,巴沙爾前日向國會發表講話,宣布敍利亞分兩階段撤走在黎巴嫩的一萬五千駐軍,先重新部署到貝卡谷地,然後再「退到敍黎邊境」。但他的「撤軍」講話留下三條尾巴,第一是隻字不提時間表,第二是「敍黎邊境」是指哪一方的邊境,第三是他聲言要黎巴嫩達致共識才撤軍,而且「敍利亞的強弱和它在黎巴嫩的角色,並不取決於在黎巴嫩駐軍」。
雖然敍利亞移民部長沙班之後解畫,指巴沙爾說的是撤至敍利亞那邊的邊境,「全面撤軍的政治決定是已作出了」,但巴沙爾在撤軍關節點全部含糊不清。黎巴嫩真主黨周日更表明反對立即全面撤軍,指黎巴嫩與以色列仍處「戰爭狀態」,號召周二舉行反外國干預集會。
美國國務院就回應,巴沙爾的講話毫無新意,「他的說話並不足夠。我們仍未聽到『立即和全面撤軍』。」法國同樣要求敍利亞立即撤軍。以色列副總理佩雷斯則指敍利亞迴避安理會決議。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發言人表示,安南已叫特使本周到敍、黎兩國討論落實執行第一五五九號決議的規定,即立即撤軍。
在黎巴嫩爆發反敍利亞和要求自主的「雪松革命」後,敍利亞是否撤軍將牽動整個中東和平及民主局勢。敍利亞撤軍,除了可使黎巴嫩人自由和自決前途外,長遠還可開啟黎以、敍以的和平進程。
巴沙爾今天(周一)和親敍黎巴嫩總統拉胡德,將在敍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開會,商討撤軍時間表等細節。黎巴嫩國防部長穆拉德說,會後駐軍就會開始退至貝卡谷地,預料需時兩、三日。
如果巴沙爾和拉胡德能定出撤軍時間表,這一天才能標誌中東翻出新一頁──敍利亞終於要結束三十年對黎巴嫩的控制。聽着巴沙爾語帶含糊的撤軍講話,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烈士廣場,約一千黎巴嫩人,有人興奮大叫,有人激動流淚,有人揮動國旗高喊「敘利亞滾!」和「自由、主權、獨立」等口號。但也有人不滿方案內容含糊,號召周一大罷工,向敘利亞施壓。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