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認受性是未來特首成功關鍵 - 何洋

蘋論:認受性是未來特首成功關鍵 - 何洋

有關董特首要辭職的傳聞,沸沸揚揚地被討論着已好幾天,可時至今天,有關方面還沒對這「傳聞」給予一個官方說法,即對其加以否定或肯定。事件未明朗化前,大家只能耐心等待。
有港人對董特首的即將下台期望很大,他們的主觀意願似乎是只要董特首一走,香港正面對的很多問題便會迎刃而解。
我們的看法比較悲觀,並不認為只要董去職,香港便馬上會變得「明天會更好」,管治危機便會突然消失,管治威信便會立刻被提升。
要特別指出的是,董特首之所以自回歸以來,施政頻頻失誤,弄致民怨沸騰,箇中原因除個人方面的因素外,一個更重要的理由,是香港政治制度的先天不足。
政治制度上的缺陷,令以董先生為首的特區政府缺乏施行有效管治所必須的認受性。這就解釋了為甚麼董先生甫上任,便急於推出一些明顯地未經詳細推敲的政策,例如備受詬病的八萬五房屋政策和那為求令香港盡快完成經濟轉型而推出的建「港」經濟策略。原因是董先生在認受性不足的情況下,有必要盡快在政績上有所交代,以彌補其認受性的先天不足,從而贏得有效管治的話語權。可董的政策不但未能收到預期成效,反令其民望不斷創新低。
從這角度來考慮,假如未有在政治制度上,循着加強特首及其管治班子的認受性的方向進行制度創新,以令未來特首推出的政策能普遍獲港人廣泛的支持和信任,便期望只要董先生下台,替任的人選便必定能駕馭香港的政治局面,這看法未免過於樂觀。
由此可以看到,各方在考慮甚麼人適合成為董特首的繼任人的同時,更要直面本港的政治制度令特首缺乏認受性這個事實,從而對症下藥,進行政制改革。不這樣做,特區政府的管治危機將會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