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赤字惡化市場不安

泰赤字惡化市場不安

【曼谷法新社電】泰國1月份經常帳赤字回到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的高峯,數據令分析員感到不安,但他們大致上仍看好泰國今年的經濟前景。

聯想起97金融風暴
泰國中央銀行上周一公布,該國1月份經常帳赤字達9.42億美元(約73.476億港元),是接近8年來最高,主要受進口上升、去年底發生的大海嘯令旅遊業外滙收入下降,以及油價上漲等因素影響。消息成為當地報章頭條新聞,分析員彷彿嗅到血腥味,回溯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成因。
其後在上周三,泰國央行宣布加息0.25厘,把短期利率推高至2.25厘,目的是紓緩各界對通脹的憂慮。不過,泰股當天在資金持續流失下,低收2.4%。
泰國財長頌吉表示:「泰國經濟已經復甦,但我們仍要作出警戒。若我們不能守望相助,經常帳赤字創新高這類壞消息可能會一再出現。」

分析員仍看好前景
不過,泰國政府官員預期旅遊業到今年底將會復甦,而多數分析員亦同意目前進口上升是有益和及時的。KGISecurities研究部主管帕特表示,泰國是當前亞洲經濟表現最好的經濟體系之一,並正進入新一輪的經濟增長期,因此經常帳赤字擴大是在他們預料之內。
帕特認為,泰國的經濟增長動力正由消費需求轉為投資,該國企業上季業績理想,顯示經濟仍具一定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