敍利亞總統巴沙爾在從黎巴嫩撤軍問題上,面對兩難局面:既要令國際社會相信他有心撤軍,又要向國內強硬派保證他決不會屈服於美國的要求。
英國牛津大學黎巴嫩研究中心總監謝哈迪說:「他(巴沙爾)的情況猶如在山溝上走鋼線,下面還有火燒着。」
敍利亞對應否從黎巴嫩撤軍顯得難捨難決,因為黎巴嫩在戰略和經濟價值上對敍利亞太重要,巴沙爾選擇局部撤軍明顯是為保住國家的面子。
政治上,敍利亞民族主義者視黎巴嫩為「大敍利亞」一部份,多年來敍利亞致力爭取兩國合併。黎巴嫩也是大馬士革對付以色列的第二條戰線,毋須出動敍軍跟以軍硬拼,只需支持黎巴嫩真主黨游擊隊襲擊以色列北部邊境,迫使以色列交還戈蘭高地。
現時有數以萬計敍利亞人在黎巴嫩從事勞動工作,他們會把大部份薪金寄返家鄉,對財政緊絀的敍利亞有極大幫助。這批人一旦被迫返國,生計將受影響。
英國《泰晤士報》/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