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杯爆裂𠝹傷幼童嘴唇

玻璃杯爆裂𠝹傷幼童嘴唇

有幼童使用一個由宜家傢俬獨家出售的玻璃水杯盛載暖水飲,惟飲用期間卻因杯邊突然爆裂,遭碎片𠝹傷嘴唇。宜家傢俬解釋是使用不當,故不會回收市面所售的有關產品。該幼童母親質疑該款玻璃杯如不適合兒童使用,應在包裝上貼有標籤語句提醒。海關表示會跟進有關投訴。

「啲玻璃杯咁薄咁脆,如果學佢哋話係使用不當嘅話,細路仔咁容易就咬爆個杯,咁即係唔啱細路用啦。如果係咁,就應該喺包裝上寫明不適宜兒童使用。」曾女士上月二日於荃灣廣場的宜家傢俬購買一套名ALLEB價值六十九元的玻璃製茶具,當中包括六個杯及一個茶壺。

遭裂開碎片𠝹傷嘴唇
由於該款杯較一般玻璃杯輕及薄,杯邊厚度約1.5毫米。她於購後十一日使用,盛了一杯暖水給她四歲兒子飲用,但其子飲用時,杯邊突然碎開,碎片呈三角形,有如一塊薯片般大小,𠝹傷其子的嘴唇。
她即致電宜家俬傢投訴,職員回覆指乃其子咬杯所致。她認為這款杯製造時應考慮其產品的安全及能否耐熱,無理由如此容易爆開。

非質素問題毋須回收
宜家傢俬客戶服務部回覆本報稱,這套玻璃杯製品是波蘭製造,由該公司獨家發售。在過去出售的半年多,均未有接過同類事件之查詢。而貨品的包裝上亦有明確標籤可適用於微波爐內,故耐熱情況均合乎標準。由於在沒有明確顯示質素有問題下,該公司仍會出售此貨品。該公司客戶服務主任補充,相信今次事件乃使用問題。 (○二二三○六五)

意見:受消費品安全條例監管
香港海關函覆本報表示,市面上的玻璃杯安全是受《消費品安全條例》所監管。根據《消費品安全條例》,所有製造商、進口商及供應商供應的消費品,必須符合一般安全規定,或適用於個別消費品的認可標準。
根據此項條例所採納的一般安全規定,消費品的製造商、進口商及供應商,有責任確保消費品達到合理的安全程度。而確定消費品是否達到合理的安全程度,主要考慮:(1)貨品的用途及售賣形式;(2)貨品上的標記及就該貨品的安全存放、使用、耗用所給予的說明或警告;(3)符合標準檢定機構所公布的合理安全標準;(4)是否有合理的方法使該貨品更為安全。
海關續說,該署不時主動在市面上巡查各類消費品,並購買樣辦交由政府化驗所作安全測試。若測試結果未符合條例中所列明的一般安全規定,該署會考慮檢控有關製造商、進口商或供應商。海關由九七年至今暫未接獲有關該產品的投訴。就今次事件,海關已要求曾女士提供進一步資料,以便跟進。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傷人的玻璃杯杯邊「崩」了一片。

宜家傢俬事後仍有出售該款玻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