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 讀 - 李純恩

閱 讀 - 李純恩

跟一群中學教師分享閱讀和寫作經驗。
說來慚愧,如果說正式學歷證明,我只有小學二年級那一張證書,還不知扔哪裏去了。小學一年級升二年級,是我自己憑實力考上去的。二年級還沒讀完,「文革」就開始了,以後那十年,上學讀書,讀讀停停,每學期也算有考試,但交了白卷也照樣升班。全體升級,全體高中畢業,有的同學不讀書,文化程度依然停在小學二年級。
幸好那時候沒有電視機,沒有遊戲機,孩子們最大的娛樂,就是看連環畫,看小說。書都是抄家抄來的,各種各樣,小山似地堆在學校一間教室裏,在那年頭,除了毛澤東著作之外,其餘的都算壞書,都要禁。那間教室門口,橫釘一木條,封住木門,但木門又偏偏是破的,以小學生的體形,側身可以鑽進去。

於是沒事就去偷看,因為是「禁書」,偷得特別刺激,看得如飢似渴。大家都去偷,看完了互相交換,有人竟然還用手抄,幾百上千頁的書,一字不漏抄出來。這些手抄本要是保留到今天,都是文物了。
那種讀書風氣,現在是找不着了。看了書之後,便互相說書,你說你看的故事,我說我看的故事,描聲繪形,消磨了一個又一個通宵。那年頭,大人們把歲月消耗在開不完的會議、聽不完的報告之中,孩子們則在閒書的海洋裏玩得不亦樂乎。從古文的老氣橫秋到翻譯小說的文藝洋腔,都叫人迷醉過,字就是這麼認回來的,文章也是這麼學回來的。
今天的孩子不愛看書,不怪他們,因為有電視有電腦,要是當年有這些娛樂節目,我也不看書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失落,一個時代也有一個時代的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