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的調查發現,半數受訪市民指本港貧窮問題嚴重,但三成五人質疑政府成立扶貧委員會作用不大。有學者建議,當局可參考外地經驗,透過為貧窮市民或兒童設立基金存款戶口,解決跨代貧窮問題。
中大亞太研究所上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以電話訪問約一千名市民,結果顯示,近半數受訪者覺得本港貧窮問題嚴重,覺得不嚴重者只有約一成。近四成人又認為本港「跨代貧窮」情況嚴重,近兩成人則認為不嚴重。此外,近六成受訪者認為政府有責任解決貧窮問題,只有百分之七人認為政府沒有責任。
調查又發現,三成五受訪者指政府成立扶貧委員會,作用不大;同時,也有近三成三人認為施政報告提出成立「攜手扶弱基金」的建議,對紓解貧窮問題的幫助只是一般。調查指,領取綜援、非納稅、家庭沒有其他成員納稅及失業等受訪者,較其他受訪者更認為本港貧窮問題嚴重,也更預期政府可解決貧窮問題。
中大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黃洪昨在一討論貧窮的論壇上指出,台北政府在○○年曾推出三年實驗脫貧計劃,要求一百個窮困家庭每月儲款二千至四千元,再由基金會給予他們等額的存款以作獎勵,而三年後所滾存的款項及紅利等,作他們置業及創業之用,結果七成人能夠完成計劃。
他續稱,英國也有兒童信託基金制度,由政府向每名新生嬰兒資助二百五十元英鎊開設一個帳戶,到他們七歲時再作另一次存款,而所滾存款項則用作他們十八歲升讀大學等用途。他建議港府可參考有關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