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博物館廣播展品講解時,為方便不同國籍觀眾,須輪流播放不同語言,本港數名中學生利用科學頭腦及創意,發明一套可同時播放雙語講解系統,讓觀眾站在不同位置便可聽到不同語言講解;此作品及其餘兩個中學生的創作,都會代表香港參加五月於美國舉行的「第五十六屆intel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中六學生周雪婷、羅健勤及王嘉豪的作品「全方位雙語廣播系統」,是他們前年曾獲「香港學生科學比賽」冠軍作品的延續。周解釋,當時以物理原理,令巴士廣播系統兩個喇叭之間的聲音消失,不想聽廣播的乘客可選擇該處無聲的座位。新創作針對博物館講解展品廣播系統,同樣在兩個播放英語講解的喇叭之間製造聲音消失區,再在無聲處加入播放廣東話介紹的喇叭,觀眾便可自由站在不同位置,選聽不同語言講解。
她解釋,喇叭發出的聲音是聲波,只要將另一個喇叭背後的正負極對調,它發出的聲波,流動的方向及形式,會與正常的喇叭剛剛相反,而將這兩個喇叭放在同一水平,兩者發出的聲波相撞後,因流動的方向及形式相反,之間的位置便會產生「相消干涉」現象,令聲波消失,達致無聲效果。
聖公會李炳中學中七學生文嘉欣的作品「剋霉桂」,去年也曾獲「香港學生科學比賽」冠軍;她說肉桂具防霉作用,混入蜜蠟後注入已用完的漿糊筆內,冷卻便可塗於浴缸邊等易發霉處:「我都用咗,冇再發霉啦。」產品製作簡單,成本只需三元多。聖保祿中學學生作品為「天然染料新煮意」,以不同顏色蔬果的汁液作為染料。下屆由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主辦的本地選拔賽已開始接受報名,詳情可致電2576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