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店賣1937年的單一麥芽威士己,索價38萬元,據稱反應甚佳。
善哉,一瓶酒扭轉乾坤,此之謂乎!
中國人一向喜白蘭地而懼威士己,謂白蘭地補身而威士己削身,甚至可致於不舉。因此,「威士己」變成「威士忌」。如非觀念改變,豈肯一擲三十八萬買瓶威士己!
威士己者,以穀物發酵後蒸餾之烈酒,原產於蘇格蘭,英文寫作Whisky,產於其他地區者,稱為Whiskey。
把Whisky譯為「威士忌」者,想必出自當年譯香港街道名稱之師爺手筆,蓋當年香港街道名多用「忌」者,如「德忌笠街」,又有「忌連拿利」,認真大吉利市。自七十年代後,中文成為「法定語文」,「德忌笠」變成「德己立」,「忌連拿利」亦馬上變成「己連拿利」矣,惟威士忌仍然未撥亂反正,成為威士之忌。
其實,適量飲用,凡酒皆補。如威士己「削」,則蘇格蘭人亡久矣。
威士己迷人者,乃因其釀造過程中,加入了水和泥煤元素,令釀成之烈酒,別具韻味而且變化多端。白蘭地即欠缺此一特色。
近日買威士己,多在上海,因價廉而物美,香港售價極昂之「皇家敬禮」,在家樂福售八百元人民幣,只及香港售價一半,可惜無法帶回香港矣。
芝華士18年亦屬佳品,而且香港售價不貴。18年口感極佳,遠勝所有12年之產品,閒來小飲,佐以一杯清水,細細品味,或可於其中悟出人生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