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金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中國法制研究計劃研究員
看風箏飛多遠 未斷線
看一生萬里路 路遙漫漫
──《大長今》主題曲
看戲如看人生、看世事。近來,香港掀起了韓劇潮,其中無綫的電視連續劇《大長今》,收視率高達三十八點,全港共有二百五十多萬人收看。周一至周五晚十時後,食肆幾乎打烊,食客紛紛趕返家裏收看《大長今》。此情此景,堪與當年港人趕着收看《上海灘》一般熱鬧。
不單只是香港,中國大陸、台灣、東南亞各國,凡有華人的地區和國家,莫不掀起一股韓劇潮。尤其是大陸,近年的韓劇潮已悄悄地掀起,中央等電視台迄今已播出有一百七十集的《看了又看》、八十集的《澡堂老闆家的男人們》、一百三十二集的《明成皇后》、一百九十集的《人魚小姐》。在北京中央電視台播映的電視連續劇中排名靠前,壓倒其他自拍的電視劇,可見韓劇的魅力深邃,值得重視。
無綫播完《天國的階梯》之後,接着播出《大長今》,相信這一狂潮一時不會泛落,其之所以能夠風魔教育程度高、欣賞能力強的香港人,決不是偶然的。
《大長今》的最大特點是故事生動出色、情節有趣、擁抱傳統,實情實境,貼近生活,又超越生活、插入古代中土典故和飲食醫藥日常事物,爭取人心,觸動感情,並善於將中國儒家哲學,貫注在古代真人真事的故事情節中,表現出韓國的味道,也洋溢着中國的情調,使具有東方文化傳統的觀眾,尤其是中國人,入戲入迷,使觀眾融入劇中的每一個角色,不知不覺地深受戲中的劇情所感染。觀眾為此替劇中鮮明性格的角色緊張、悲傷、擔憂、歡樂、愛憎,而這一切都是東方情懷的。
《大長今》敍述的是中古高麗時代,一向比較溫和趨向改革的中宗(一五○六──一五四四年)宮廷御膳房和內醫院一批宮女、尚宮、醫女和官商勾結、官僚鬥爭的一段曲折離奇故事,其中突出一對因為牽涉宮廷鬥爭的軍官和御膳房宮女所生的一個女兒徐長今,如何在逆境和困難、痛苦和你爭我鬥的宮廷內,憑着她的聰明才智、勤奮好學、堅毅的意志和偉大的夢想,終於與上宮中地位最崇高的御廚,之後又被封為朝鮮第一位女御醫,成為皇上的主治御醫師,衝破當時嚴格的性別階級歧視,史無前例地憑卓越的醫術及過人的學識,成為韓國一位獲得榮譽封號而成為後代欽佩和崇敬的真實歷史人物。
值得重視的是,編劇把這個人物的故事編得曲折離奇,並從為皇上準備日常的飲食、醫藥的瑣細的生活中,灌注中國儒家的哲學理想和人與人之間的政治鬥爭意識,使全劇的政治主題揮發在各個角色的有形的舉止言行中,從而表達深刻的政治魅力,使觀眾在無形中受到感染心動。
同時,一、導演又善於選擇演員,二、演員亦善於演繹角色,這也是《大長今》成功的因素。例如,李英愛被選為主演美麗賢淑、溫柔體貼、聰明智慧、意志堅定、心地善良、痛苦向上的大長今,而且演得那樣維妙維肖,入情出慾,由此贏得萬千觀眾的欣慕心愛。即使是長今幼年時代的角色,雖不美貌如天仙,但其性格的剛強、機警靈敏、處事堅決、風趣可愛,也是戲中之寶。
其他角色如忠誠清廉的義禁府軍官閔政浩、公正能幹的鄭尚宮、善良正直的韓尚宮、機心多詐的崔尚宮,都表演得鮮明突出;即使猥瑣善心的姜熟手這個丑角色,以及具有潑辣貪財的姜熟手老婆,這一對寶貝的爭吵打鬧,反映出長今的純真可愛的性格,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總之,劇中的數十個角色,無論主次忠奸,都能恰如其份地演活了劇中人物,不能不說是導演的睿智手法,演員的功架演技的最大的成就。
從故事的結構情節,從導演的執導藝術,以及從角色的演技表達,十分完美的配合而拍攝出來這一部連續七十集,集集都緊扣觀眾心魂的電視劇《大長今》,其藝術成就是宏偉的,也是值得港人欣賞的。
另外,《大長今》一劇之所以受到華人族群的追捧,還跟劇中善於結合當時宮廷生活的演變,穿插諸多當時新由中國傳入朝鮮的飲食和醫學習俗,以及成語、故事、典故等中土文化政治有關。例如,用中國入口的珍禽金雞製膳食供皇上享用;例如,多栽軒種植中國引進的名貴藥材百本;例如,利用御膳房出題「頭否頭衣否衣人否人」考宮女思考三國時代諸葛孔明討伐南蠻班師回朝,經過瀘水因風浪大必須按當地習俗用四十九顆人頭祭江,結果由孔明想到做饅頭代替人頭的故事,製造饅頭。這些都豐富了劇情,觸動中國人的思國之幽情,其受港人的愛看,也是成功的因素。
至於《大長今》一劇的政治魅力表現在哪裏呢?提起政治問題,有人也許會質疑:甚麼問題都提到政治層面,是否過份了一點?其實並不過份。《大長今》一劇之所以能爭取到廣大觀眾的追看,其另一成功的要素,一是該劇在全部劇情中貫注了至高的政治意識,二是該劇是在有形無形之間,把政治意識沾染到觀眾的腦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大長今》一劇演繹了中宗時代的宮廷御膳房和內醫院宮女和官僚的鬥爭故事,表面上看來都是宮女日常學習和準備皇上的飲食起居和醫療生活,但骨子裏卻有一條紅線貫串整部戲的大部份情節故事,而這一條紅線就是其政治魅力──宮廷的利益衝突和權力鬥爭。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必須偏離本劇,回顧一下大長今成長的歷史背景。十五世紀,燕山君是一個無道的君王,後被中宗於一五○六年推翻。《大長今》一劇主要是描述中宗建立政權之後的宮廷生活,但劇情的開始描寫了燕山君的母后尹氏被長今當義禁府軍官的父親徐天壽送去死藥處死的。燕山君大搜捕這件事,引致徐天壽被捕,其宮女的妻子帶着幼小的長今逃亡,後來在途中受傷死亡。這個事件被稱為「甲子士禍」。
發生甲子士禍的真正原因,雖然導火線是燕山君生母尹妃被廢黜賜死事件,但因是燕山君過份奢侈而造成財政困窘,為解決財政困難,皇室對百姓加重賦課貢物,並欲沒收勳舊功臣們的土地和奴婢,卻遭受強烈反抗,戚族任士洪等即伺機救起廢黜處死尹妃事件。燕山君在盛怒之下捕殺子弟戚友一大批,長今父親徐天壽也是被牽連的一個。
母親死後,長今即逃亡,輾轉被當御膳房釀酒的姜熟手夫婦收留。後來因緣際會,長今被擁立中宗的朴元宗等託運四瓶寫有「今顯酒、天天酒、既當酒、死為酒」的酒,送給當時還是晉城大君的中宗,暗示他「今天既死,顯天當為」,以此推翻燕山大君,而成為溫和改革的朝鮮王朝第十一位君王。正由於這個機遇,使到長今得以進入御膳房當宮女,學習充當料理皇上膳食的宮女。
長今從幼年進入御膳房起,一直到被罰到濟州島學習醫女,都是處在正邪兩派政治權力鬥爭環境中堅苦成長的。
代表守舊派,以崔氏家族為代表,數代都擔任御膳房的最高尚宮的崔尚宮,為了爭奪這個位置,偕同其姪女宮女崔今英,依託其哥哥崔述判氏世家吳兼護勢力下,千方百計排斥以誠實改革派為代表的鄭尚宮、韓尚宮和長今,不惜利用朝中黑暗勢力和欺詐的手段打擊對方。
表面看起來,這似乎是宮中兩派為爭奪最高尚宮的權力鬥爭,其實在這場鬥爭當中,崔氏如何當上最高尚宮,就可以掌握宮中膳食一切從中土進口的材料和藥材,賺取大筆利潤。尚且,他們為了壟斷市場,賺取最大利益,還千方百計破壞多栽軒,自種藥材等等。
另外,代表誠實工作,以真材實幹,料理皇上的健康營養飲食的鄭尚宮、韓尚宮,雖在不斷被壓制、打擊、摧殘下,一貫以誠實、智慧、勇敢的對人對事的態度,持續與惡勢力鬥爭,鬥爭的最後,總是邪不敵正,改革派勝利,大長今才從小小的、毫無勢力圈子的環境中崛起成為最高尚宮,最後成為朝鮮第一位女御醫。
《大長今》劇情的另一個特色還在於將皇上的飲食病醫,從日常的生活瑣事,灌入儒家哲學理念,提高到國計民生的高度,使到整部劇情看是崔韓兩派為爭奪最高尚宮的膳事鬥爭,其實質是政治鬥爭。
朝鮮在燕山君和中宗交替之間,正形成文武兩班官僚社會的矛盾,由此連續發生四次士禍案件,也是這種政治的階段性的爆發。就以大長今的父親徐天壽所涉及的甲子士禍來說,燕山君勳舊殘暴貪慾搜掠土地奴婢,遭受勳舊功臣的反對,引致生母尹妃被廢黜賜死,最後釀成燕山君大開殺戒,形成新進士林派和宮廷官僚勢力的對立鬥爭。這種鬥爭,一直延續到御膳房崔尚宮所依靠的勳田家族與韓尚宮所代表的新生勢力的爭奪最高尚宮的鬥爭,致使像長今這樣一心一意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力爭取上進的青年,處處遭受排斥打擊,尚幸得到一個開明的皇上的支持,最終才能出人頭地。
從歷史上看,朝鮮受中國的影響深厚,反映在《大長今》一劇中,編劇貫串了一條儒家思想的紅線,安排劇中諸多角色隨時表達儒家學說,例如長今為皇上準備御膳,必須以食者的健康知味為主旨;為明朝正使服務,也要根據正使患有消渴症而專門準備清淡飲食;尤其是代表正派,一直秉公處事的鄭尚宮,最痛恨的是有人藉食物爭奪權勢的行為,她表示無法忍受利用御膳房做出謀取權力和地位的事情。整個劇情的發展,都是圍繞着爭奪最高尚宮的地位和權益而來的,這也正是本劇的主題所在。
《大長今》一劇的主題,表面上看起來是現代人所稱的「皇室政治」──為權位利益而爾虞我詐,你死我活的爭權奪利。深一層感染,也就可以體會到這是一場國家政權內部的權力鬥爭,為爭取奪利,當朝官僚不惜隱瞞皇上官商勾結、壟斷市場、貪污賄賂、不擇手段,支持御膳房崔尚宮和今英,打擊壓制實才實幹的鄭最高尚宮、韓尚宮和長今。
在這種政治鬥爭的環境和氣氛中,壞人當道,庸才得益,那些身懷大志,聰明智慧的青年才俊,層層受壓制,處處被排擠,以至「黃鐘毀棄、瓦釜雷鳴,饞人高張,賢士無各」《卜居.楚詞》。《大長今》一劇的政治內涵,不但表現在直接主題,也表現在潛在主題,這正是長劇所能廣受歡迎的一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