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有機會成為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第二輪專業評審,剛接到了最後入圍名單,開始為投票而煩惱。投票前先細心想想每一獎項的定義、得獎的原則等。
最佳電影的導演,未必是最佳導演;最佳導演拍的電影,又不一定是最佳電影。《功夫》不錯是一套娛樂性很高、整體表現理想的電影,入選最佳電影的最後五名合情合理。導演周星馳是宇宙大帝,在片場中他說要用如來神掌,沒有人敢說他老套兼白癡,好,就用超巨大如來神掌做ending,一切由他話事。相反,可能有人覺得《2046》悶到爆炸,不應入選最佳電影,但導演王家衞要在片場中控制及指揮粒粒天皇巨星,巨星各有各的經驗,各有各的勢力,各有各的目的。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挨幾年,又要平衡各方勢力,又要同老闆交代,導演功力認真不弱。
澳門的確是拍得好過香港,但是,我們的董生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做導演,又要平衡各方勢力,又要同老闆交代……難度及技巧肯定高過澳門的何導演很多。唔……頒個終身成就獎給董導演也不為過。
最佳配角未必要太搶鏡,要不然他應該走去角逐最佳主角。做得不夠搶鏡的主角,是否可走去角逐最佳配角?功高蓋主絕不是最佳配角所為,知道自己是配角,就應該做配角應該做的本份。所以不用奇怪,為何在《功夫》中的元秋角逐最佳女主角的同時,擁有同等戲份的元華卻要去角逐最佳男配角。當有了必然主角,惟有做配角。
曾司長好戲,不太搶,又不太沉,火喉剛剛好,今屆最佳男配角非他莫熟。不過到了下屆,他不用再角逐最佳男配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