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汽車保險業務去年利潤突然急升十倍,高達五億三千多萬元,業內人士指出,這是因為去年嚴重交通事故引致傷亡減少,以及保險業提高墊底費,索償及賠償個案相應大減,但保險業未擬全面減保費,只正研究向駕車紀錄良好車主降低保費,減幅可達兩成。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何懿德則批評說:「唔應該揀客嚟減保費,因為個個車主都有份令到佢哋賺錢㗎。」 記者:翁煜雄
保險業監理處昨日公布去年保險業臨時統計數字,汽車業務的利潤由○三年的五千二百萬元,激增至去年的五億三千二百萬元,這很大程度是由於有些保險公司減低其早前過剩撥備的「未決申索準備金」。按該處數字顯示,去年的承保或續保車輛共有五十六萬八千多架。
國際專業保險協會會長羅少雄表示,汽車保險公司每年須先撥款為預備應付可能發生的交通意外,而且收到受保汽車遇意外申報,亦須預計賠款,有關金額均為「未決申索準備金」,但實際賠款可能會低於預期。
他續稱,當局大力打擊後,去年交通意外導致傷亡個案減少,索償個案相應不太多;而且,保險公司去年增加墊底費,令不少遇輕微交通意外的車主,寧可自掏腰包賠償以庭外和解,而不「驚動」保險公司:「以免自己負責咗大筆墊底費,重要俾保險公司扣NCB(無索償折扣),下年保費會貴啲。」
他說保險公司未必會因利潤大增而全面減保費,但會研究減低特選「好客戶」保費,減幅可達兩成。
他說「好客戶」有五大條件,包括未曾因交通意外索償;從事較少發生交通意外的職業;並非駕駛跑車等「高危」車款;駕車次數不多及不會經常借車予他人駕駛。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何懿德說,汽車保險公司之前因利潤低而不斷加保費,現時利潤大增,便應全面減保費,而且減保費可亦可增加車輛銷售而刺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