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聯邦儲備局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由貿易赤字引致的美元弱勢,不但不會引發危機,反而有助促進經濟增長。
《華爾街日報》報道,這份報告總結23個發達國家的經驗後發現:(一)經濟增長與貨幣貶值有「正面互動關係」;(二)經濟放緩往往會導致幣值下降,但反過來,幣值下降拖慢經濟增長的情況卻罕見。報告認為,美元下跌有助促進美國經濟增長,因為美國出口貨價相對進口貨價將因此變得便宜。
美國聯儲局理事格拉姆里奇昨天表示,人民幣與美元掛鈎對美國經濟來說問題不大。
日本央行理事平野英治表示,中國政府應放寬滙率管制,這樣有助紓緩經濟改革所造成的衝擊,並可平息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糾紛。他又指出,中國政府透過買進美元以維持人民幣兌美元的固定滙價,此舉將導致更多人民幣進入資金市場,令當局企圖利用限制銀行信貸以冷卻經濟的努力大打折扣,實施更具彈性的人民幣滙率安排有助解決這個難題。
美元昨天兌日圓曾高見105.15,升0.40日圓;歐元一度漲至1.3165美元,升0.23美仙。紐約早段,美元報104.93日圓,升0.18日圓;歐元報1.3128美元,倒跌0.14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