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提早滅赤好處多

理財智慧:提早滅赤好處多

原本要待07-08年度才能滅赤的目標,有可能提早幾年實現,原因是截止2005年1月底的數字,香港政府頭10個月共錄224億的財政盈餘,而去年同期卻有452億元赤字。這個實際數字比對開首預期的426億赤字,實有大幅改善。

要求派糖欠實際
還有2個月2004-2005年的財政年度便會完結,很大機會今年全年會錄得盈餘,而不是赤字,因為薪俸稅等的稅項,很多時是分兩期繳交的,那麼在餘下的2月及3月份,政府還會陸續收到稅款,所以扣除了一般開支之後,能夠有盈餘的機會很大。
政府財政得以改善,對於市民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而評級機構亦可能因為政府滅赤成功,在評級方面有所提升,改善香港企業的發債成本。打工仔既不用再擔心政府會有進一步加稅行動,而公務員亦會較安心,因為短期內再沒有誘因促使政府會對他們的薪津再作大幅度的改變。這樣的話,社會的氣氛會較為祥和,不像以前那樣關係緊張。
但當社會知道今年政府財政有可能出現盈餘之後,有些人便要求增加福利,而這種做法其實是很危險的。因為今年之所以出現盈餘,可能是因為去年政府發債及五隧一橋債券,共集資了260億所致。若果不計入這260億的借款,實質是有36億元的赤字。

穩健理財是上策
發債的收益,不是經常性的收入,而且所發的債最終是要本利歸還的,因此不能年年發,不理會政府的財政承擔能力。
此外,去年賣地成績比預期好,共錄得277億元收益,比對預算高出157億元,因此才有財政盈餘。但這些是非經常性收益,容易受市場環境因素改變所影響,今年有不代表明年也有。所以不應期望政府有任何派糖的動作,政府應該實行穩健理財方式,才是上策。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