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異類 - 陶傑

重用異類 - 陶傑

董建華走了,由政務司司長曾蔭權繼任。
坐上這個位子的人,本來應該是陳方安生。但陳方安生被美國的《時代》周刊冊封為「香港良心」,惹起土共的嫉妒。陳方安生有她自己的一套看法。獨立思考、性格有點稜角的人,在中國人的官場不可能生存,陳太被標籤為「港英餘孽」,土共多番羞辱,加上董建華的中國式無能,有點鬼婆脾氣的陳太給氣走了。
繼任的曾蔭權吸收了教訓。短短八年,或許他看通了中國政治的毒質,做到了清代帝師曹振鏞教官員的生存之術:「但少說話,多磕頭耳。」八卦周刊報道:曾蔭權私下對中國高層交了底,不知做了甚麼工作,含辛茹苦,贏得了中方的信任。胡錦濤一定知道,論「港英餘孽」的出身成份,曾蔭權爵士之「黑五類」,一點也不比陳方安生少。但胡錦濤比下面的土共奴才更有點胸襟,知道「餘孽」和「異種」,只要有長處,一樣可以擢用。

清太祖努爾哈赤,雖然很會打仗,但每佔一城,就屠殺漢民。後來皇太極繼位,「以民為本」,不但寬待漢民,而且優禮漢官,懂得擢拔漢人,委賜官職。
皇太極之成功,是破格用了一個叫范文程的漢人,讓他參與大政。女真的臣子上奏國事,皇太極有聽不順的地方,眉頭一皺,問:「這一點,范文程知道嗎?」只有當滿人大臣說:「范文程也同意的。」皇太極才點頭認可。有一次,范文程在皇宮吃飯,看見滿桌珍餚,想起老父,不忍夾菜。皇太極明白了他的心意,派快馬把范老太爺由家中接來,讓父子一起午餐。一個滿洲皇帝,倒過來揣摸一個漢臣的心意,給他拍馬屁,是曠古未有之事。皇太極打破「血統論」,是清代第一個敢重用漢人的皇帝,范文程做到「內秘書院大學士」,相當於滿人的「政務司司長」。皇太極後來用蔣幹盜書的反間計,幹掉了明將袁崇煥,當時的滿洲人哪裏讀過甚麼三國,這條「絕橋」,一定是范文程教他的。清朝二百多年,滿人當大臣,幾乎都是廢柴,清初懂得善用漢人的皇帝如皇太極和雍正,國力就強了(當然還有小說裏起用韋小寶的康熙)。只重用滿人的道光,國勢就弱了。道光之後,後來再懂得重用漢人的肅順和恭親王,清朝又「同光中興」了,曾國藩和李鴻章就是例證。

管治香港,靠公務員,胡錦濤不用公僕之首,難道重用一味只懂嫉妒、傾軋、鬥爭的土共老左?這明明是叫胡錦濤當道光皇帝,多用穆彰阿和耆英之流來敗家禍國吧?「港英餘孽」當政,胡錦濤親批,一幫小眼睛長指甲的特區「傅滿洲」(FuManchu)們心中不服,嘴巴裏嘀咕着,漸次也沉默了,因為這是主人的意思。旁觀中國人的政治,三百年來同一個洞門,也真叫人看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