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茶 - 李登

阿 茶 - 李登

我有親戚家裏僱了個菲傭,名叫Melita。親戚人老耳背,洋名三個音節又不好叫,就管人家錯叫了阿茶。「茶」跟"ta"諧音,名字變得簡潔,這樣子叫開了,一家子上下都管Melita叫阿茶了,阿茶也笑着答應。
阿茶很會做飯,燒菜有兩下子。要是也會點劍術,我看就大可以兼職當茶母。「茶母」在古朝鮮解作女捕快,亞視這會子播的韓劇《茶母》,說的正是女捕快彩玉的故事。我那位親戚也許早晚要管阿茶改叫茶母了。

茶母跟茶有甚麼關係,我不大了了。只記得多年前聽朋友說過,韓國有吃茶的地方,叫茶房。泡茶房的遊客倒並非純吃茶,而是為了泡妞。不少韓妞都孵在那裏讓你泡,群雌粥粥,總不難挑上一杯對你胃口的茶,當中自也夾雜着專業的茶花女。如今時興上的士高泡妞,也許再沒有人去泡茶房了。
說來茶倒是不能胡亂吃的。中國古禮所謂「吃茶」是指女家受聘,答應當人家的媳婦。宋朝人以茶作聘禮,叫「茶禮」,女方「受茶」,就是接受男方的求婚。為甚麼要用茶求婚?據說是凡種茶樹必下子,移植不復生之故。
我覺得真夠逗的還是,元人管少女叫「茶茶」,又叫「嬤嬤」。上述的阿茶已作人母,不能再叫茶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