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郊野公園行山遠足雖然是今天港人周末一大活動,如非年前一趟沙士驚變,也不會有今天的踴躍。
但大家醒覺香港有好風景,一起行山玩水之時亦是好風景變壞之際。
從前寫過一些慨嘆鄉郊地方風景變壞的文字;只要有車路可到,那些土地即時變作貨櫃場或汽車場,一整大片環境惡化,誰也不會管,也不見得管得好,只好祝願這些地段永遠無路可達,才得以救回本來面貌。
很矛盾,「發展」本來是一項很正面的事情,有發展即是有前途、有生路。
但在香港或中國大陸,發展猶如一句惡咒;哪裏有發展哪裏見破壞。發展商猶如破壞環境及大自然的惡魔代名詞。
從前行山尋得一些好地段,在文章上偶有發表,但一面寫一面驚,最怕大家知道了,去了,人多去了,壞了。
見報章不斷訴說大埔沙螺洞被不同人士不同程度的破壞,如非打野戰便是電魚,如非郊野採摘便是四驅車亂駛,將本來山村田野自然景色不斷惡意破壞。
但只見報章不斷報道,卻未見港人停止活動,更惡化、深化破壞。
雖然說是一個現代社會,但港人不見得擁有自覺文明。許願樹折斷初期,當局未有即時禁止,遊人不顧樹傷繼續向老樹拋擲寶牒,便是惡例一則。報上刊登印洲塘一帶天然風景及荔枝窩村;心驚,又一個自然好地方將會被紛至沓來的遊人壓境深害。
多年前到印洲塘,遊人少,荔枝窩村民仍餘下好幾十位老人家;年來不斷再去,已發現遊人增加了,垃圾多了,老人家少了。再下來慘見政府參與建設,一蟹不如一蟹,缺乏公德的遊人已慘,政府部門尤其環境科殺到,永遠不會按大自然規律進行正面發展,而按公務員冷氣間訂下的手冊行事,自然變得不自然,活風景變成死硬風景。本來香港綠化面積相當大,古村與自然景物也不少,只可惜在不自覺及無知覺的港人及公差逐一破壞,十二分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