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韓國人挺愛喝海帶湯。生日一定喝海帶湯,產婦補養身子也喝海帶湯,拜神祭祖不能缺的又是海帶湯,連罵人也把海帶湯帶上:「令堂生下你這傢伙,就算把一整鍋海帶湯都喝光也不管用。」這相當於香港人罵人:「生嚿叉燒好過生你。」
盧泓沂老師所著的《韓國除了泡菜以外》這樣說。
要哈韓,我覺得乾脆哈到底。光是愛吃泡菜,愛看《大長今》,愛用三星手機,不過哈得很皮相。不管哈韓哈日,最好哈到骨子裏去,起碼要懂一點人家的文化傳統。
哈日原是閩南話,意思是中暑,後來在台灣變成流行語,解作盲目崇尚日本的時尚和流行文化。這會兒的韓流,也是一個樣兒的時髦玩意,年輕人好比哈日,都一下子哈昏了頭。人家的歷史文化,你懂得多少?《藍色生死戀》的劇情能倒背如流,會唱阿里郎,在明洞街頭走過,T恤上讓裴勇俊簽了名,又怎麼樣?
這跟光愛吃人參雞差不多,這麼哈韓哈不着皮毛,本地哈韓哈得要學韓文的哈韓族,我看百無一二。不過說到底,哈韓也好,哈日也好,都絕非壞事。能對自家的語言文化也哈到這份上,當然更好。
損友某倒愛澆冷水,說:「香港人哈甚麼韓,《大長今》和大腸炎他們根本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