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民主之火愈燒愈旺。繼周一五萬人公民抗命把親敍利亞傀儡政府攆下台,周二黎巴嫩公民再次湧上街示威,誓要敍利亞撤軍才罷休,以求脫離敍利亞擺布,完全獨立自主自由。美國明言支持行動,還為今次人民抗爭命名為「雪松革命」──CedarRevolution。
兩周前,反敍前總理哈里里被炸死,激起黎巴嫩人的反政府情緒,指摘政府是幕後黑手,終於五萬群眾周一在首都貝魯特上街,迫得親敍總理卡拉米宣布內閣總辭。
第一步的勝利讓人民更有信心,經過周一晚徹夜狂歡慶祝,搖旗吶喊,大批群眾周二再湧到市中心的烈士廣場,響應反對派呼籲迫敍撤軍。三十年來,敍利亞一直視黎巴嫩為「大敍利亞」領土一部份,在當地駐軍一萬五千,操控貝魯特政府。
二十二歲念政治的大學生里什說:「政府總辭後,我們對敍撤軍抱更大期望。」十六歲的哈吉更揚言不上學也要出來示威。反對派領袖扈利揚言:「今次是一場持久戰。這只是第一步。這是一場為自由、主權和獨立的戰鬥。」
黎巴嫩人跟敍利亞抗爭,美國表明態度支持。美國國務卿賴斯說,「美國支持黎巴嫩人對民主理想的表達」。國務院以黎巴嫩國花為黎巴嫩人的抗爭命名,叫「雪松革命」。白宮表示這證明了「民主和自由在前進。」美法兩國周二再發表聯合聲明要求敍利亞撤軍。
對於親己政府總辭,敍利亞初步反應克制,形容是黎巴嫩「內政」。但在撤軍要求巨大壓力下,有分析指敍利亞正尋求跟美國友好的阿拉伯國家協助,希望減低要求撤軍的壓力。敍總統阿薩德周一開條件,若要敍撤軍,就要宿敵以色列先同意和解,最快到年底才撤軍。
卡拉米宣布辭職後,比他更親敍的總統拉胡德已經接受,但要求他的政府暫代職務,直至選出新政府。反對派預料會再提出要求,成立中立政府主持五月國會大選。
隨着美國總統喬治布殊表明要在中東推動民主、伊拉克一月大選給區內一個民主制度範例,中東已然掀起民主變革浪潮。在「雪松革命」之前,埃及宣布修憲直選總統、沙地阿拉伯舉行首次民主選舉。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