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吸納匯控暫毋須心急

投資學堂:吸納匯控暫毋須心急

滙控(005)是港股中市值最為龐大的股份,同時亦是恒生指數比重最大的成份股,故滙控在港股中一向有着頗重的位置,因此,昨日大部份報章的財經版也以滙控的業績為主要報道。
可是除了與財經相關的傳媒外,昨日不少以報道時事新聞為主的媒體,亦有報道滙控盈利情況及相關新聞,某程度可反映滙控不獨在投資者心目中有一定地位,其實在港人心目中,滙控亦頗具地位。
基於上述因素,筆者猜測,假若滙控沒有在歐美上市,相信其股份便不會遭到近日如此大的拋售。
近期不少本地銀行股公布業績,不少是單靠帳目上「運作」來增加帳面盈利,某程度可謂比滙控更差,但本港投資者一樣照「收貨」,並沒有大手拋售,令其股價暴跌,故照理推測,本港的投資者應不會因滙控這次的業績沒有驚喜而大舉拋售。
筆者察覺,這次滙控公布業績後股價下挫的情況,基本上與去年公布業績時相似,兩次(今年及去年公布業績)皆是在公布業績後,由倫敦市場率先沽售,跟着到美國的ADR,最後才到香港。真正的殺傷力應該是來自倫敦,因為單是前日的拋售,滙控在當地的單日交投高達1.3億股,成交量為本港的數倍。

留意127-128支持位
基本上,滙控這次的盈利(2004年)達118.4億美元,增幅35%,符合市場預期,但為何有些歐洲機構投資者稱這次滙控的業績「They'relacklusterresults」,究竟啲歐洲佬complaint啲乜?
首先,據Bloomberg的資料顯示,滙控在去年下半年的盈利增長僅得18%,是2002年以來增幅最低的半年。同時,滙控在美國的個人信貸業務,去年下半年的利潤由同期的15.8億美元下降至15.5億美元,某程度這可能是近期美國利率上升,令息差收窄,以及美國市場競爭激烈所致。
此外,主理美國業務的WilliamAldinger(原先Household的CEO)提早退休,亦令市場揣測會否是美國業務進展困難所致。
滙控自收購Household後,再收購BankofBermunda,令其盈利大增,但日前業績發布會中,其管理層表示短期不會有重大收購行動。既然如此,未來滙控的盈利增長則來自本身內部增長,因此相信其增幅亦會相對較低。
最後,昨日滙控再度裂口急挫,短期宜看看127-128元水平能否穩守,才考慮入市,現水平投資者不用急於入市吸納。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