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實戰:因應市況活用買賣技巧

期權實戰:因應市況活用買賣技巧

筆者在本欄建立實戰倉以來,一直收到讀者提出一些在市場買賣所遇到的困難,也有人提出,發現一些買賣上的技巧,與理論上有出入。以下是其中一位讀者譚先生提出的問題,一般期權參與者或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譚先生來信:我曾經參考過閣下在《蘋果日報》的專欄,並仿效建立類似的期權倉,但發覺結果未如理想,現在有幾個問題想問一下:
(1)我在沽出期權時,無論是Call或者Put,收到的期權金總是與閣下所述有一段距離(數點甚至少達10點)。閣下在作決定時,有沒有甚麼特別心得或手法?
(2)我在買入用作降低按金的期權時,總是比閣下所講的高幾點。有沒有甚麼方法可以降低買入成本?另選擇買入期權的行使價時,應選擇與沽出期權的一樣、價外、還是價內的較佳?
(3)當兩面的期權也沽出之後,若果遇上單邊市時,應該怎樣應付(當然是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
期待能解答我的疑難。

Call/Put同步買賣
筆者就以上問題解答一下:
(1)投資者在沽出一件資產時,當然希望可以以較高價錢沽出,但現實往往未能如願。像譚先生的情形會經常發生,4月128P/35點沽不到,只沽到30點,就以為是沽少了!其實建立期權策略倉,與一般投資產品不同,因你不是直接看升市或跌市,而是看大市在一段時間內會在一定波幅上落,所以建倉時會着重Call/Put一起沽出。若當天128P/35點未能沽出,可能原因有二:低水或大市升了。若基於低水原因,便真的沒有辦法,但若是大市升了,那麼就算128P只沽20點亦無問題,因這時你需要沽的150C必然亦貴了。因期權Call/Put的期權金會像一塊搖搖板般互相起伏,但整體點數不會相差太大。
另外,搬倉情況亦會相應縮減,像上周搬倉所登的買入賣出價,146C─48點買入2張平倉(但周三大跌,基本上20-24點任買,24點買2張可省48點);150C─35點沽1張(但周三只可沽19點,收少16點);152C─21點沽2張(但周三只可沽13點,2張少收16點)。重新計算,平倉省下48點,開沽倉少收32點,仍多收了16點。
(2)至於用以減低按金買入的期權,更易解決,因可以利用期權會縮水的特性,今天8點買不到,可等明天7點買,這一招時時都可以做到。像上周筆者提出在周五「應以買入3月126P/9點4張及3月150C/9點3張較佳」,結果上周五3月126P/7點,150C則7點已可買到。
(3)這點本欄以往在救倉一文中已寫過,因不是三言兩語可解釋,以後有機會,筆者會因應現市況再找出一些實例說明。
說回本欄的倉,上周五結算已依原定策略買入4張3月126P/7點、3張150C/7點,用以減按金,而今天會將倉內的4月124P/9點、126P/15點各買回2張平倉(共+76點),再加沽5月128P/58點4張。
三稜鏡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