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005)日前公布04年業績,純利118.4億元(美元,下同),升35%,每股基本盈利1.09元,第4季度股息為0.27元,全年派息則達0.66元,按年升10%。雖然滙控的盈利表現較市場預期的中位數902億港元略佳,但股價在業績公布後顯著下滑,當中最主要原因除了因為業績欠缺驚喜外,派息比率下跌,亦是導致投資者感到失望的原因。
事實上,投資滙控的投資者,除了因為此股的波動性較低外,其息率高達4厘,亦是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但如果以去年滙控合共派發0.66元,即約5.148港元計算,其股價要在128.5元,息率才可達4厘,這實在令不少投資者失望。
當然,派息比率減少,原因可以有很多,我估計當中的主要原因,是滙控想預留現金發展其他市場的業務。要知道,滙控去年的盈利能有顯著的增長,除了因為經濟好轉,令集團的收入增加外,02年收購的美國消費融資公司HouseholdInternational(HI)於去年正式全面入帳,亦是集團盈利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不過,由於HI為滙控帶來的盈利增長動力將會逐步淡化,故此滙控定必要再透過其他收購去維持盈利持續增長。
事實上,滙控近期便曾覬覦南韓第一銀行,希望藉收購擴展當地的業務,而日本業務亦是滙控的考慮之列。最終收購南韓第一銀行失敗,的確令滙控受了一定程度的打擊,但這不代表滙控會放棄收購南韓及日本當地的銀行。而且,除了日本及南韓的業務外,滙控主席龐約翰在業績發報會上亦指出,集團看好巴西、印度及中東等市場的增長前景,故會繼續在這些地區尋找投資機會,所以我相信,05年將會是滙控的收購年,其股價最終亦會因這個因素而回升。
不過,由於收購其他目標對滙控而言,是一件頗長遠的事,所以滙控股價短期應會繼續受到一定的壓力,除了因為股價要回吐至128.5元,其股息率才可回升至4厘外,投資者擔心新的會計制度實行,可能會令滙控的業績較難預測,亦是一個很大的因素。事實上,歐洲不少銀行股早前便因新會計制度的實行而大幅回落,相對而言,滙控的股價其實已算偏高。雖然15至16倍的PE對一隻國際銀行股來說尚算合理,但如果撇除收購的因素,滙控的增長幾乎接近零,這實在容不下15倍的PE。
當然,由於我深信滙控應會在今年內落實大型收購,在全球經濟逐步好轉下,新會計制度亦應該利好滙控的業績,所以回吐後的滙控,其實是絕對吸引,但回吐至哪一水平才會有支持?正如我所說,128.5元吸納滙控,股息率將可回升至4厘,加上PE亦下調至剛好15倍水平,估值亦屬合理,加上除息的因素,即PE不足15倍,對不少基金而言,實屬吸引。所以我相信,滙控短期在128元應會有不錯的支持,投資者亦可考慮在該水平開始作長線吸納。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