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孚
美國參議院中,有人提案,表揚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讚他對中國的農業、工業和經濟改革等各個方面有卓越的貢獻,他的逝世,喚起了平反天安門民主運動的願望,要求北京官方釋放所有政治良心犯,並允許流亡海外的異見人士回國。這個由共和黨參議員格拉咸發起的提案,得到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盧格和民主黨參議員拜登等人連署。結果如何,雖未可知,但預料當會順利通過,雖然這沒有甚麼實際意義,卻至少反映出來,在美國國會中,有一股不滿意北京官方對趙紫陽喪事處理的情緒。
北京官方對趙紫陽喪事是輕描淡寫的,避不提他生前最高級的職務,國務院總理和黨的總書記,而對他的工作也只是說有過有益的貢獻,而不提改革開放的重大成績。顯然是不如美國議會對他的表揚。
在趙紫陽逝世的同時,上海等大城市的書市上,出現了一本引人矚目的書,《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這本由美國花旗銀行董事羅伯特.庫恩寫作的書,把這些年經濟改革開放的功勞都記在江澤民的頭上了,說是他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作者雖然沒有訪問過江澤民,卻訪問了他的老師汪道涵、下屬曾培炎、妹妹江澤慧,把江澤民寫成了一個非常有人情味的人。這些人如果不是得到江澤民的允許,是不可能對一個美國人這樣開放的。他雖然沒有訪問過江澤民,實際上等於對他進行了訪問。實際上,是江澤民本人在鼓勵庫恩寫這本《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的書。
「初時,還指定了一位中國作者和他合作,後來大約是覺得這樣未免自我暴露,就又撤回了那人,單獨用庫恩的名義出版。他們又把這個出版計劃稱為○○○一工程,即第一號工程,可見野心之大。」
書寫了幾年,顯然江澤民早有意為自己樹碑立傳了。他也早已準備把自己和毛澤東、鄧小平並列,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之外,提出他的「三個代表」的理論,而以之和毛思想、鄧理論並列,稱之為「三個代表的重要理論」。
這所謂的「重要理論」,無非是說共產黨應該代表「先進的生產力、先進的文化、群眾的根本利益」而已。這算得甚麼理論呢?但也總算讓他塞進憲法中去了。
就這樣,他把自己列於馬列主義的中國神壇,坐完了,然後才一步步退下來,第一步,先退黨的總書記和國家主席,第二步退黨的軍委主席,最後才退出國家軍委主席。這步此刻還沒走完,還有國家軍委主席要三月人大開會時才最後退下。在此以前有時他在一些場合,還是要走在胡錦濤前面,依然要居第一,不甘心居第二的。
退而又進,進入另一個境界,使自己成為「改變了中國」神話般的偉人。
這一招,他把鄧小平、趙紫陽的位子也搶去了。
羅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