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片救少林 破廟變「企業」

功夫片救少林 破廟變「企業」

「天下功夫出少林。」電影《少林寺》以及金庸武俠小說所傳揚的少林功夫,令少林寺在短短二十多年間,由一所只有十多個和尚的破寺廟,搖身一變成為每年有逾百萬遊客的巨大「企業」,附近數以萬計的農民均倚賴「少林寺」這塊招牌維生,而現今的少林僧人是半天習武、半天學文,還可以看電視、用電腦。 中國專題組

少林寺現任方丈釋永信,最近回憶起八一年的少林寺時不勝欷歔:「一片破敗,一共就十幾個和尚,九個是老人,靠二十八畝地過日子……那時候少林寺已經奄奄一息,除了零星幾個愛好者會偶爾探訪之外,少林寺和少林功夫幾乎被人遺忘了。」
據悉,少林寺在二八年被軍閥石友三焚毀後,還來不及整修,文革期間,又遭到極嚴重的破壞,幾乎連安葬歷代高僧的塔林亦被摧毀。

養活附近數萬農民
不過,自從電影《少林寺》在八二年上映,加上多處提到少林功夫的金庸小說開始普及之後,一切都改變了。少林寺的遊客從七四至七八年二十萬左右,飆升至八二年的七十多萬人,八四年最多時達二百六十萬人,此後每年多維持在一百五十萬人左右。
釋永信所指,少林寺已成巨大的產業。俗家弟子李炎林亦說:「為了美化景觀,附近的田地已經不讓耕種了,現在所有經濟來源就是少林寺。周圍最有錢的人開武術學校,有點關係的開賓館、飯店,此外就是開車拉客和擺攤。」

僧人文武電腦俱曉
少林寺現任總教頭釋延壯表示,為了發展成為世界性的大寺廟,少林僧人已改變了生活習慣,現在是半天習武、半天學文,學習的科目包括數學、中文、英文和佛學等。
另外,武僧們平時星期周可以看一次電視,也可以學習使用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