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欠驚喜 股價在歐美急挫<br>匯控獲利922億

業績欠驚喜 股價在歐美急挫
匯控獲利922億

【本報訊】首次反映滙豐融資(前稱HouseholdInternational)整年貢獻的滙豐控股(005)業績,在個人理財及消費融資的增長帶動下,去年純利上升35%,至922.2億元(118.4億美元),創出集團歷來最高盈利紀錄,但全年派息金額僅增長10%。

滙控盈利增長只與外界預測相若,未帶來驚喜,加上市場關注今年度倚賴自營增長的力度,能否維持集團近年噴射式的增速,滙控股價在倫敦開市後持續下跌,險守130元關口。

第4次股息約2.1元
董事會宣布5月4日派發第4次股息,每股約2.1元(0.27美元),連同已派發的3次股息,全年每股共派息約5.14元(0.66美元),增加10%,派息比率則由61%降至53%,去年度滙控每股盈利為8.49元(1.09美元),增長3成,與同業指數比較的一年股東總回報為105%。另外,匯控05年度第1至第3次派發等額的中期息為每股0.14美元,較04年度首3次派息0.13美元增加7.69%。05年第1次股息將在5月初宣布。
市場本來憧憬滙控業績理想,昨日在本港早段股價最多曾升1元至134元,下午升幅收窄,收市報133.5元,升0.38%,但業績公布後,股價一直滑落,在倫敦低見865.5便士,折算為每股129.9港元,較本港收市跌3.6元。

港區利潤比率降至24.5%
滙控行政總裁葛霖,被問及派息率下跌時指出,滙控一直奉行進取的派息政策,過去4年集團每股派息及每股盈利的複合增長,分別為11%及12%,未來派息政策將保持穩健,但不會設定某個比率。
過去5年滙控耗資逾500億美元南征北討,併購結果令北美洲業務大增,去年度佔稅前利潤(不包商譽攤銷)達31.8%,超越歐洲的31.7%,香港區則降至24.5%。收購滙豐融資後,包括消費融資及個人理財的業務總和,佔集團稅前利潤達46.6%,去年度增長高達45%。
併購滙豐融資的一次過巨大貢獻已消化,若未來不再進行收購,基本增長會否放慢?葛霖回應說,雖然收購對集團業績帶來幫助,但去年滙控的基本增長錄得6.5%,日後仍會倚重自營業務增長,「集團不會為追求盈利而收購」,任何收購都要符合股東增值的目標,亦不會為收購而「買貴嘢」(overpaid)。滙控在收購韓國第一銀行一役敗北,他指出,滙控會致力透過自營增長,拓展南韓市場,相信當地潛力不少,亦不會排除收購機會,有否目標則不作評論。滙豐亞太主席艾爾敦接受杜瓊斯社訪問時表示,會留意在印度市場的收購機會,集團亦會視中國、巴西、墨西哥及印度為重點發展的市場。

龐約翰恐消費模式變
展望今年,集團主席龐約翰認為,影響去年經濟不明朗因素,部份已緩和,但發達經濟體系儲蓄率偏低,面對人口老化及個人退休的資金準備,一旦消費模式因此調整,令儲蓄失衡現象逆轉,世界經濟前景將現重大風險。葛霖預期,年內美息將溫和上升,美國消費市場面對的風險仍在控制之內,但去年英美消費信貸高增長,今年料轉趨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