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獨巿進口內地活豬的五豐行上周加價,引來荃灣屠場豬肉買手不滿,醞釀罷買;但五豐行昨日來個「先發制人」,在開售前將肉價回復至原來水平,成功「擺平」事件,一千八百頭豬如常售出;有立法會議員則建議政府盡快引入內地冰鮮豬,以免新鮮豬肉批發價長期被「中間人」操控。
荃灣屠房買手昨日醞釀罷買,肉商代表文卓培表示,五豐行在數個月內數度加價,令每擔(一百斤)豬肉成本增加一百三十元,至八百八十至九百七十元,他要求五豐行將豬肉價格減至上周加價前的水平,即減價三十至五十元。五豐行回應稱,會根據供求變化和巿場情況不時調整售價,又指內地豬肉賣價較本港高,內地豬農寧願內銷也不把活豬出口到本港。
荃灣楊屋道街巿曾姓東主說,現時每擔活豬成本約九百元,以前每天劏五、六隻豬,昨已減少至三、四隻,每日少賺二百至三百元,「買一隻就蝕一隻……再加(價)自己就要劏肚死啦!做唔住。」另一肉檔劉太則「硬蝕」差價,不敢把成本轉嫁消費者身上。市民韓小姐強調,豬肉現時每斤二十四元尚可接受,但若價格繼續上升,就會考慮減少吃豬肉。
立法會議員兼香港飲食業聯合總會會長張宇人促請政府盡快落實輸入內地冰鮮豬肉,「冰鮮豬同埋活豬嘅味道我就食唔出有乜嘢分別啦!總之有競爭,價錢就自然會回落。」他又稱,現時是豬隻患病的高峯期,新鮮豬肉供應可能更緊張,若不開放國內冰鮮豬入口,將令零售巿場出現更大的人為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