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兩次的短期預測,命中與否,其實不太重要。猜對資金流向,是有頗大的運氣元素。只管耕耘,收成看天意,以至要利用策略將運氣重要性降低,如果明白這些重點,對投資成績必定大有幫助。
港股根本氣勢甚勁,國企表現已經說明一切,外圍相當配合,藍籌表現呆滯的日子,應該快要完結,恒指要見14500不難,隨時向15000邁進。
港股步入業績期高峯,反而可能有些閃失的機會,構成意料之外的回吐,但大勢向上,一定是以長倉出擊,假若偶有反覆,只是趁低吸納的機會,不要貪小便宜逆市沽空。
升市中當然要做一些防風措施,不是沽空期指,衍生工具只適合程度較高的投資者。筆者通常是換馬,股票價值是相對的,而群眾多數是錯的,升市中做保險,是沽出備受追捧的熱門股,換入防守性較高的股份。這個是大原則,在執行的時候,還要因應形勢決定組合的比重。
現在最值得換入的股份,一是新鴻基地產(016),另一是中國人壽(2628),後者仍在消化貨源增加的因素,但畢竟曾是傳出股神垂青的公司,次次業績後都有重估,技術性因素消化已久,下跌空間不大,耐性持有,應有不俗回報。股票贏錢的竅門是入市價而不是動力,悶股反而贏面大。
地產商高價搶地,有兩個含義,第一是看法比外行人好,這一點不少人並不認同,另一點是他們要求的回報率大減,好的投資項目難求,冒險一點博稍低的回報也願意。
這點筆者也感同身受,自己有定期買入股票儲蓄的習慣,以目前水位,不少股票仍算可以接受,但明顯是投資者口味轉變,令股價水漲船高,多於公司發展有突破,推動股價向上。值博率下跌,不過筆者執行紀律,依然維持這個習慣。如果太過介意短期波動,昔日好的投資根本不會出現。
雖然地價上升,的確是令地產商風險增加,但逐漸投資者同樣會接受值博率降低的事實。生意人計數比投資者精明尚且如是,投資者怎會不跟隨,所以筆者近期一直維持比較正面的看法。分析事情是可以多面睇,一時三刻,市場表現未必如預期方向發展,如何評估形勢,擇善固執抑或棄械投降,當然是極考功夫。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