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代理國產貨 高級音響店未開張先賺錢

大膽代理國產貨 高級音響店未開張先賺錢

早年國產高級音響因質素欠佳而被本地發燒友摒諸門外,但隨着質素日漸改善,直迫歐洲大品牌,價錢卻不及歐洲產品的一半,自認超級音響發燒友的謝志銳於是在2年前大膽以代理國產高級音響作為首次創業的試金石,結果「幸運地未正式開業即有錢賺,至今未蝕過。」

謝志銳將興趣變成生意,開設「HiFi通」時正值沙士爆發,兩位負責人謝志銳和區子斌就是看見「危」中有「機」,謝志銳見連鎖影音店百老匯和雷射等在沙士期間不斷擴充,反映沙士的確帶起了家庭娛樂的生意。
他補充,影音產品款式轉得快,壽命短;而高級音響產品只要音色佳,則10年前的二手貨亦有人找,「很多人最初玩家庭影音,玩玩下就會轉玩音響,追求更高音質,加上當時租金等營運成本都大減,於是決定一試高級音響的生意。」

洽代理權一拍即合
雖然家人和朋友反對,但謝志銳堅信自己的決定,「高級音響店的做法很多,有代理外國牌子的、有做二手的,我們要選定一條路。」區子斌笑言謝志銳本身就是超級發燒友,每天都去「巡」音響店,因為創業而多留意各間店的優點和缺點,亦走遍北京、上海、廣州的音響展覽,發現近年外國品牌的產品多由內地廠房生產,可見國產貨質素已大大改善,只是內地和香港市場還未接受。

雜誌推介打響名堂
謝志銳決定大膽嘗試,在03年9月旺角好望角商場開設「HiFi通」,選定山東海皇集團的金瑯音響為目標,他說:「最初發電郵到內地廠商查詢,全都石沉大海,三番四次主動聯絡和要求才得到一次見面機會。」那次與海皇會面,發現原來雙方都是音響發燒友,投契加上誠意,終取得此品牌代理權,將其喇叭作為HiFi通頭炮。
謝志銳和區子斌二人由穿西裝變成便服,親自將一箱箱喇叭搬到寫字樓,正為堆積如山的存貨又喜又憂時,落定的電話卻陸續響起,「原來一位高級音響雜誌的編輯在展覽上留意到這個品牌的喇叭,在雜誌介紹一番,讀者看了便打電話到內地廠方查詢香港的代理。」原本預計不計人工守足一年的生意,結果未正式開業便獲利。
此後業務一路順風,同年9月更在銅鑼灣開設分店,去年12月旺角店搬至面積達3000平方呎的旗艦店,同時開拓外銷網絡,出口歐美為主,東南亞及南美等亦有客戶,業務比重更超越零售,約佔六成五。
謝志銳認為成功之道,是套用了過去在一上市地產公司上班時,學得服務為先的觀念和技巧,「我們任由客人試聽,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亦針對音響產品在店內和家中試聽有時會出現差異的問題,提供7日內現金退還保證,令客人對我們有信心,過去要求退款的客人只佔一成,反之因而吸引了不少顧客。」

太過主觀易走漏眼
音響發燒友不再是男性天地,不少客戶為女性或夫婦,加上發燒友年輕化,新款的膽機設計不乏捧場客,謝志銳坦言入貨時亦曾走眼,「當初覺得只有樣無聲的膽機怎會有人鍾意,後來才發覺真有客人追款式,所以做生意不應太主觀只看自己的準則,要吸納其他不同口味的產品。」
記者:葉敏儀

這套新款迷你膽機售4千多元,配一對小喇叭加喇叭線,不超過萬元便有一套「無間道」。

音響器材由於體積大又沉重,初開業時謝區二人要親自搬運,百多磅的膽機和60多公斤重的坐地喇叭都搬過。

謝志銳笑指金瑯音響的喇叭為他們賺得第一桶金,但代理有權限,競爭大,現正發展自家品牌JASA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