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東歐市場今年續看好

陸叔理財:東歐市場今年續看好

早前我曾經指出,今年港股會較去年波動,為了減低過度集中於單一市場的投資風險,投資者不妨考慮透過基金投資其他市場。不過,去年不少基金的回報都不俗,投資者可能會擔心現階段入市的值博率不高。
事實上,投資基金跟投資股票不同,基金價格是反映基金本身的資產值。假設1個管理股票基金的基金經理在高位減持組合中的股票而增持現金,即使之前持有的股票下挫,基金價格仍可維持於高水平;若基金經理日後將手上資金投資在具升值潛力的股份,基金價格其實可長升長有。因此,基金價格絕對值的高與低,不足以反映其價值的平與貴;相反,基金的值博價值是在於基金經理如何揀選股票。
以日本市場為例,日經平均指數在04年初處於10800點水平,直至現在大約處於11500附近水位,升幅約為7%。不過,一些有參與日本股票市場投資的基金,其表現明顯跑贏日經平均指數,甚至有雙位數字的升幅。這主要是基金經理用「揀股不揀市」的策略來投資所致。
平情而論,無論一個經濟處於哪一經濟周期,總會有些行業會先行跑出,有些卻會滯後。若果基金經理能夠揀選到合適的行業或企業,基金仍有增長潛力。
上周出席1個投資研討會,同一場合有多家基金公司代表講解對今年環球市場的投資契機,我覺得當中不少內容可跟讀者分享,好讓大家多一些參考。

看好原因有三
在眾多市場中,去年表現較矚目的是新興市場(如東歐及印度),這些市場今年是否仍值得投資呢?先就東歐市場而言,基金公司代表今年仍看好東歐的增長潛力,所持的理由有三:
第一、今年環球經濟仍處於增長階段,對於天然資源的需求續見龐大。由於東歐(尤其是俄羅斯)是提供天然資源(如石油)的重要供應地區,對相關國家的經濟及行業,都可望帶來正面刺激;第二、歐洲一體化雖然倡議多時,但東歐與西歐的物價明顯有很大的分歧;由於西歐經濟增長今年預期不會有驚喜,企業為了保持盈利增長及競爭力,唯一可做的,就是從成本減省着手。東歐人才不比西歐差,成本卻遠比西歐及其他先進地區為低,在外判工序需求上升下,東歐就業市場及個別提供支援的企業,會得到正面發展條件;第三、東歐國家波蘭開始推行退休基金制度,這個氣候將會逐步蔓延至東歐其他國家。然而,東歐與其他地域的息差卻逐步收窄,為了提高退休金的回報,這些資金不得不尋求其他投資出路。市場預計它們會增加股票比重,以爭取回報,這對股市將有刺激作用。
綜合上述3點,東歐市場今年仍可看高一線。但要留意的是新興市場回報高之餘,風險同時會成正比。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