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個早上的電台烽煙節目內,聽眾一打通電話便大罵政府,所為何事?原來是未來特首大熱門曾司長,作出了「年輕力壯港人應生三個仔女」的忠告,結果換來公眾反駁司長「生仔不知養仔難」。有一位女聽眾更妙論香港男女比例失衡的問題。她說,現在的年輕男子多將時間浪費在打機和玩電腦方面,能力已經被女性超越,種種問題都是科技普及的錯誤……
該女聽眾的怪論,可能對部份人來說言之有理。不過,女性不打機、不用電腦也不一定會乖乖埋首鑽研學問,將責任諉過科技普及,似有欠公允。不過,對一些經常感懷香港已經道德淪亡的人而言,電腦遊戲和網上遊戲已經成為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並且顯示其影響深遠,絕非兒戲。
事實上,下一波的科網風雲可能便是網上遊戲業。上周便出現一宗轟動大中華區的收購交易,網絡遊戲商盛大互動娛樂公布,已經透過公開市場收集了新浪19.5%的股權,價值約2.5億美元,盛大成為新浪第一大股東。中國網上遊戲業的發展,已進入了由應用軟件商縱向收購入門網站的新階段,相信會刺激同類收購活動的出現。
網上遊戲商併購入門網站,相信除了是垂涎其廣大的瀏覽網民群外,網站的通訊增值服務、搜索技術和內容也可以與遊戲業務起協同效應,尤其是配合內地第三代流動通訊服務的來臨,開拓寬頻流動通訊的應用。
合併收購,合縱連橫,都是市場健康發展的現象,值得鼓舞,總比死氣沉沉的香港網業好。話說回來,中國互聯網業採用這種自由的市場併購來汰弱留強,為何中國政府不能讓電訊業同樣的自由發展呢?市場經常有消息指政府要某某企業與某某合併,某某業務要歸入某某名下,為何蘇俄式的史太林中央指令經濟模式,仍然主宰着中國電訊業的未來呢?
為何政府發放電訊牌照仍然是採用分餅仔形式,而不是自由競爭呢?中國電訊業脫不了計劃經濟的魔爪,政府儘管不斷透過外交爭取世貿認可的「市場經濟地位」,結果一切也是徒然。
侯聯貴
電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