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昨日(周六)成功將一枚載有多用途人造衞星的H-2A火箭發射升空。這是日本十五個月前發射同型火箭失敗後,首度再次發射。H-2A火箭順利完成任務,有助日本恢復發展太空事業,以及在商業衞星市場上,同中、美、俄和歐洲較量的信心。
在本港時間昨午五時二十五分,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製造,長五十三公尺,重三百二十噸的H-2A火箭,從鹿兒島縣種子島太空中心升空。這次火箭原訂下午五時零九分發射,由於火箭和地面通訊出現問題,押後一個多小時升空。火箭升空四十分鐘後,地面控制中心確認衞星在秘魯外海上空成功與火箭脫離,宣布發射成功。
當人造衞星「新一號」跟火箭分離的一刻,JAXA總部的工程師和職員興奮得鼓掌和互相握手慶祝。「新一號」是取代已失去功能的氣象衞星「向日葵五號」,除氣象觀測外,它會作為太平洋上空的航空管制,以及為亞洲國家提供海嘯警告。預計人造衞星十天內會移到三萬六千公里高空的軌道,五月中啟用。
經過五次成功後,日本在○三年年底再發射另一枚H-2A火箭,但升空十分鐘後,兩個推進器分離失敗,地面控制室被迫將火箭銷毀,日本亦同時失去兩個用作監視北韓的人造衞星。這次失敗令日本非常尷尬,因為中國在數個星期後,首次將太空人楊利偉送上太空。
因此,H-2A今次倘若再失敗,許多國民都會質疑JAXA每年高達一百三十億港元的經費,是否物有所值。東京都立科學技術大學航空工程系的日比谷武敏說:「這次升空極重要,不是以科技來衡量,成與敗對日本的太空發展有很大影響。」
日本在九十年代兩次火箭升空失敗,太空計劃被狠批,但日比谷指美國在太空發展也曾多次受挫,並且犧牲了多名太空人,問題其實在於日本不接納失敗的文化。
路透社/法新社/《讀賣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