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先生突然叫人生孩子,香港人突然之間都說起了生孩子。
生孩子本來是家事,生多少個更是個人所好(如果你有避孕知識的話),但如今經曾司長品題之後,生孩子這一回事,就提到了社會責任這個層面上來了。
於是一片反對之聲。
反對一生生三個的人,基本上不是推卸社會責任,而是自忖生孩子猶如養化骨龍,生一個,已負擔沉重,生三個,經濟壓力大三倍。
還有財經專家撰文為人計算把一個孩子養大成人的開銷,從零歲到二十一歲,不算醫療費用,光是供書教學,都要以百萬元計,一聽這數目,就很嚇人了。
於是都鑽到錢眼裏去了。
於是就覺得曾司長的提議太不近人情。
其實曾司長那也是即興一說,生孩子那副工具,還是由你自己操控,tobeornottobe,都要自己負責,半點不得賴人。只是,從這一陣鬧哄哄裏,也可看出香港人對於生兒育女的態度,這麼多議論之中,說來說去都是一個「養」字,怎麼就沒人提到一個「教」字?這個「教」,不是把孩子送進學校那麼簡單,而是家教,心教,你肯花多少心去教。
養孩子容易教孩子難。孩子生出來,富有富養,窮有窮養,餵得好會長大,餵得不好也會長大。但是如何去教這孩子,才是真正的難事。現在那些人吵來吵去,着眼點都是一個「錢」字,好像只要有錢了,就會響應號召,生他十個八個,要是這樣的話,其實最沒資格生孩子,生而不教,生出來也是一群小王八蛋。
不生孩子,不因養不起,而因教不起。尤其在今天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