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工作艱鉅 - 鍾伯光博士(香港體育學院署理院長)

教練工作艱鉅 - 鍾伯光博士(香港體育學院署理院長)

每位成功運動員,背後最重要的功臣便是他的教練,如雅典奧運金牌得主劉翔,他的教練是孫海平;女子100米蛙泳金牌得主的羅雪娟,她的教練是張亞東;香港風之后李麗珊的教練是艾培理。運動員與教練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他們相處的時間很長,除每天的訓練和比賽外,其餘時間還要經常的溝通和商討有關訓練比賽的檢討、目標和部署。

在開放的社會,運動員個人備受尊重。他們不會在不願意的情況下受壓迫地進行訓練或比賽,但他們在獲得運動員所有的權益和尊重的同時,也必須履行他們作為運動員應有責任和義務。尤其在精英體育,講求的是跟世界各地體育精英的比試,面對艱苦訓練和挑戰下,沒有嚴格的紀律及追求卓越的決心和使命,絕不可能到達高峯。
教練要成功,第一步必須取得運動員的尊重和信任。運動員對教練的信任和尊重建基於教練本身的專業知識、經驗、處事能力、品格和操守等。一般人以為運動練得好,爭取了好成績,便可成為出色教練。這想法對教練的工作要求看得太簡單了。成功教練除了具備該項運動的技術、規則、戰略知識外,還需要懂得科學訓練的知識,包括運動生理、心理、體能、受傷處理、動作分析。作為隊際項目或精英代表隊的總教練,也必須掌握運動員和隊伍的管理知識和技巧,這些不是可以從運動員經驗中學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