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地的文華東方酒店 - 鍾偉民

置地的文華東方酒店 - 鍾偉民

董建華「治」港的頭一兩年,好日子還沒完全過去,那時候,酒店有很多的公關,公關的其中一項任務,就是不斷請傳媒人吃飯。
那年頭,大概有餘暇去吃飯的專欄作家不多,食客供不應求,一星期,往往有四五個飯局「待吃」;飯局上,多是同行老朋友,不必自己安排,天天有敘會,當然開心;後來,公關越來越少了,公關部一個個解散了,老朋友見面的機會,不多了。
公關,是社會繁榮的象徵,聽說,經濟全面復甦了,公關和公關部,似乎也多起來。
有認識多年的好朋友替年中就要開業的「置地文華東方酒店」做公關顧問,請吃飯;自從居澳,我絕少酬酢,好朋友相邀,樂得回香港見見舊人,也順道辦點瑣事。我不常出門,住酒店的日子不多,文華東方,就住過澳門那一家,印象不錯;在置地廣場附近蓋起來的這家新酒店,房間就百餘個,聽說比一般酒店的房間要大,要豪華,有液晶體電視、有先進的家庭娛樂設備;房價,當然也要貴一點;在這樣的地區,貴一點,是應該的。
五星級的酒店,提供五星級的服務。甚麼是「五星級服務」?體貼啊。甚麼叫「體貼」?就是該做的,人家做了;你沒想過人家會做的,人家也做了;具體情況,因時,因地,因應客戶的需求而異,我不是做酒店的,不好說;然而,我在福州住過的「五星級西湖大酒店」,房間多殘留煙臭;這一回,住這個房間,電器用品的插座是方的,刮鬍刀、電話充電器能對上頭;好,下回去,不必帶備「萬能插頭」了,卻發現房間不同,插座也不同,忽然變成圓頭的,這時候,又得四出找尋萬能插頭了。如果兩個人入住,到了房間,你還得做一件事,打電話乞求:「能不能多送來一枝牙刷、一條毛巾、一雙拖鞋……」這種「五星級酒店」能存在的唯一理由,就一個:當時,還沒遇上競爭。
香港,是一個在不同領域都存在競爭的社會,我們當然沒有這種「五星」,也沒有這種「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