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賄一千萬 能賺幾千萬<br>圈煤之禍甚於圈地

行賄一千萬 能賺幾千萬
圈煤之禍甚於圈地

內地煤價持續攀升,引發「圈煤」運動,煤礦在改革名義下大肆炒賣資源,而礦主為取得開採權,爭相向官員送禮,即使買下一個小煤礦也要行賄一、二千萬元。官方新華網昨發表文章,炮轟「圈煤」禍害比近年的「圈地」運動更惡劣,既浪費資源,又埋下安全隱患。

「按照現在的煤炭行情計算,如果你弄一個十萬噸、能開採十年的煤礦,拿三百萬元送禮,頂多第一年白幹,還能賺九年的錢。十萬噸的礦一年能賺七百萬元,要是真能拿到,送一千萬元也值,就算兩年白幹,還能賺八年,最少能賺幾千萬元。」山西省長治縣一名個體礦主一語道破「圈煤」運動的真諦。
內蒙一名礦主也坦承,由於煤價已漲到一噸一百二十多元,想弄到一個年產幾萬噸的小煤礦,「沒有一兩千萬,別想!」

拍賣採礦權 官藉機貪污
礦主瘋狂行賄「圈煤」,在山西、內蒙古、陝西等產煤大省(區)已不是秘密。而一些國有、鄉鎮辦的煤礦,以改革體制(簡稱「改制」)為名,號稱拍賣經營權,事實上是把煤礦賣給小礦主,有關官員則中飽私囊。
一名深諳其道的礦主說:「賺錢的前提是要有正確的操作方法,關鍵在於上下結合,沒上面不行,沒下面的基層幹部支持也不行。縣領導最重要,得有一個主要的領導給你撐腰。要參與改制不是指參加投標,更重要的是私下活動,這裏的名堂就大了。競價目標一千五百萬元的煤礦,你可以找縣領導說,我出二千萬元,五百萬元就不用退了,給你個人安排。」

新華網炮轟 埋安全隱患
很多人都將這場「圈煤」運動,與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圈地」運動(炒賣地皮)相提並論。但新華網的文章表示,「圈煤」對國家的危害更大,因為土地不會消失,而煤炭資源不能再生。文章還指出,「圈煤」之禍不止於此,個體礦主拿到採礦權後,往往竭澤而漁,導致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他們多抱着「撈一把就走」心態,極少關注礦井安全,令安全隱患突出。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