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倉健拍張藝謀的新片《千里走單騎》,報上說。他就好像土撥鼠冬眠了好一陣子,這會兒才跑出洞外迎春去。
只見他樣子變了,頭髮蓄長了,再不是影迷見慣眼熟的小平頭。這位出生於福岡縣中間市中間町的日本影星,原來已七十有四,居然不大顯老。把這新片算在內,他打一九五六年從影以來,電影總計拍了二百零四部之多。
可拍電影他本來是身不由己的。當年在他老家人人看不起戲子,管他們叫「河原乞食」。老媽更勸他:「快別當演員了,回家鄉來幹點正事,好好過日子吧。」他倒別無選擇。二十三歲那年,他在明治大學商科部畢業,花光了錢,只好去應徵當劇團管理見習生,卻讓東映的專務牧野光雄碰上了,叫他當演員。
兩年後,憑《電光空手道》和《流星空手道》他一鳴驚人,從此走上「河源乞食」的不歸路。香港人愛看的該是他的《幸福黃手絹》、《夜叉》、《車站》。在銀幕上他的形象是渾身充滿義理的硬漢子,殊不知幾歲時,他是個如假包換的哭包子,連女孩子也能把他弄得哭鼻子。又是個藥罐子,一年到頭要不感冒就是拉肚子。因嘴饞多病,老媽在他胸前掛上個「請勿給這孩子零嘴兒吃」的牌子。
那陣子他不叫高倉健,他本名小田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