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西貢區區議員 范國威
政務司司長曾蔭權表示本港生育率是全世界最低,擔心人口老化,男女比例失衡,故呼籲每個家庭生育三個子女。其實港府早在○三年發表的《人口政策專責小組報告書》已指出,至二○三一年預計約有兩成半人口滿六十五歲或以上,而主要就業年齡人口則不斷下降。
曾蔭權稱考慮放寬專才及優才計劃,吸納更多人才特別是年輕力壯的單身男士來港。不過如他所言,現時每天來港單程證配額平均僅使用七成;顯示隨着中港經濟差距收窄,香港已非內地居民移居的首選地,放寬計劃亦未必能將人才留下。況且,專才計劃不設行業配額,亦沒人數上限,放任性的輸入根本不能優化人口結構。
現時單程證配額的審批權由中方部門掌握,港府只能全數接收,毫無人口政策可言。一九九六年,中方部門超額批出單程證六千多個,港府事前未獲告知。港府應引以為鑑,向中央政府爭取擁有單程證配額的審批權,在剔除以家庭團聚為由的配額後,按本港的就業及經濟情況,有計劃地吸納內地人才,以增強競爭力。
曾蔭權又稱會在稅務優惠上想辦法,鼓勵市民生育更多子女。不過,港府從○三年財政年度開始,將第三至第九名子女免稅額提高一倍至三萬元,而現時第二至第九名子女免稅額則劃一為三萬元,但○四年的出生人數只較前一年多出了九百人,可見稅務優惠並非鼓勵生育的良方。
誠然,如電台聽眾所言,「教育差、民生差、就業差,學生出來沒工做,哪個夠膽生孩子?」港府管治差才是出生率偏低主因。本港一份女性雜誌曾於去年調查女性的生育意欲,超過80%受訪者表示有意生育,但高達73%認為現時生育環境並不是最理想。
人口老化乃全球趨勢,新加坡多年前已推行措施吸納外來人才;香港出生率低、政策起步遲,故優化人口結構已是刻不容緩。
雖然,曾蔭權提出的政策仍有不足之處,幸而積極、主動,遠勝於特首事事只懂向中央政府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