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投資銀行家庫恩(RobertLawrenceKuhn)撰寫的《江澤民傳》,不但獲安排訪問江身邊的人,還罕有的獲准在內地出版,官方傳媒也協助宣傳,這是不可思議的。而海外的批評聲音不斷,指摘作者替江澤民塗脂抹粉,歌功頌德。但庫恩反駁,西方社會對江澤民以至當代中國有很多誤解,這本書是藉着介紹江生平,以富有情感的方式向西方讀者訴說中國幾十年來經歷的大時代故事。
現任美國花旗銀行執行董事的庫恩,九十年代開始為中國政府擔任企業兼併、收購、科技等多方面的顧問,其間有機會認識不少內地官員,過去他已公開講過不少盛讚江澤民是偉人等言論。他的新作《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訪問了近四十名與江有過接觸的人,包括被視為江澤民「恩師」的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江的胞妹江澤慧、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等,卻沒有訪問江本人。
為甚麼中國政府容許他替在生的退休領導人出傳記呢?庫恩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他的整個寫作計劃並無與中國政府進行過任何合作,其著作也非中國政府的項目,而有關的研究、出訪費用,皆由他本人支付,在寫作過程中亦無收過任何官方下達的指令。為甚麼江身邊的人願意接受訪問呢?他解釋說:「我有些朋友在中國政府工作,長年以來因為我(為中國政府)從事非牟利的工作,而且表現優異,贏取了他們的信任,因此他們樂意向我提供關於江澤民的消息。」
對於有評論指其著作欠缺批判觀點,對江的評價不夠全面,庫恩說:「這並不是一本分析評論的著作,我只是希望透過江澤民的一生,通過多角度而呈現中國的真實故事。在書中我盡量避免發表個人意見,並把這方面控制在最小量。」他又指美國人對中國有太多誤解:「不少人認為中國是一個極權國家,江澤民是獨裁者,這是完全錯誤的。我認為毛澤東是獨裁者,但江與毛治下的中國已有天淵之別。」
為讓中文譯本得以在中國出版,庫恩坦言作出了妥協:「因為政治原因和部份內容太敏感,中文版較原版刪減了約百分五的內容。但在英文版中我絕無妥協,希望寫的東西已百分百的寫進去。」在中文版中,書中對部份敏感內容的字眼有不同繙譯,例如在講述八九年民運時,便以「天安門事件」取代原版的「天安門慘劇」(tragedy)或「鎮壓」(crackdown)等字眼。
本報記者:陳嘯軒